楊敦平:瑜伽是靈魂的修行

6月21日是「國際瑜伽日」,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南加州華人瑜伽學會創會會長楊敦平分享學習和修煉印度瑜伽的感受,期望華人瑜伽愛好者領悟瑜伽真諦,感受瑜伽給生命帶來的愉悅和思考。

楊敦平1970年代從台灣來美留學,在研究所學習電影導演。當時正值美國嬉皮士和披頭四年代,對生命感到迷茫的年輕人到印度去尋找人生真諦成為風潮,加上「The Beach Boys」的推動,印度文化和瑜伽在美國迅速流行。

「那時我也跟風在沙灘上倒立, 頭髮長到可以梳辮子,也開始學習瑜伽。」楊敦平表示,那時還屬於追風好玩。直到90年代他回台拍戲,參加當地的瑜伽協會練習,問「瑜伽到底是怎麼回事」,得到的答案是「印度人模仿動物的樣子發明了瑜伽」。後來他連續七、八年前往印度瑜伽,深度學習瑜伽,「發現台灣和大陸,對瑜伽有很多誤解和錯誤的解讀,瑜伽和動物沒有關係,跟體位體態也沒有關係,實際上是靈魂和靈性的修行」。

幾十年來與南加州的印度瑜伽大師保持密切往來,楊敦平表示,目前中國是全球練習瑜伽人數最多的國家,不完全統計有超過8000萬人在練瑜伽,但中國的瑜伽已經變調了。他表示,瑜伽是一種文化,是印度研究人類對生命的理解而產生的文化,但在中國,瑜伽已經變成純粹的復健、美容和瘦身,失去靈性和哲學基礎。

他表示,隨著華人移民增加,南加練習瑜伽的華人越來越多,光是瑜伽教練就超過100人,六年前他和來自中國大陸的瑜伽老師李曉佳一起創辦南加州華人瑜伽協會,希望為華人瑜伽老師提供交流平台。

「瑜伽最後一定會走到靈魂的修行上去,」楊敦平表示,他能理解很多瑜伽學生只希望把自己變得年輕漂亮,把肚子弄得小一點、把蝴蝶袖做掉,對打坐冥想唱誦沒興趣,但他還是希望在支持瑜伽老師們賺錢的同時,為大家提供領悟和修煉瑜伽的機會,分享瑜伽的生命哲理和真諦。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華二代返中 持美國護照被要求辦旅行證
熱浪襲人 為什麼逾80%東亞裔幾乎沒有體味?專家這樣說
三種情況 華二代赴華須申請旅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