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瓔視察后豐大橋銜接堤南路工程

后豐大橋增設引道銜接堤南路工程於今年三月初開工,預定明年二月中旬竣工,立委楊瓊瓔昨(廿)日邀請相關單位視察,肯定建設局、新工處及施工團隊的努力,除克服高低落差超過七公尺的技術挑戰,還能以倍速施工、超前進度。建設局局長陳大田指出,中科后里園區及豐洲科技工業園區發展,造成交通問題日益嚴重,感謝立委楊瓊瓔及市議員羅永珍、陳本添推動后豐大橋銜接堤南路工程,以分流兩地車潮,讓當地就業人口節省車程時間。

立委楊瓊瓔昨(廿)日上午辦理「台十三線后豐大橋下游側橋面新增引道銜接堤南路新建工程」工程進度勘察,建設局簡報說明,該工程總經費九八五六萬元,中央補助八○五二萬元(約占八十二%),其餘由地方自籌。工程於今年三月初開工,工期三四○日曆天,預定明年二月中旬竣工。表定進度為十‧六%,實際進度為廿四%,其中四支全套管基樁已全部完成,橋台、橋墩及預力梁都達九十%以上。

建設局長陳大田補充說,堤南路與后豐大橋之間高低落差超過七公尺,相當於近三層樓高,因此此次工程面臨技術上的挑戰。目前進度穩定且超前,他希望能加快,預計提前於今年底完工,讓當地居民能夠早日受惠,以便順利交通分流。

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劉栢勇表示,這條路線對園區內的員工通勤非常重要,許多員工為了準時上班,甚至要在七時五十九分前打卡,未來通車後將可大幅縮短神岡與后里之間的距離,預計可節省超過十至十五分鐘的路程,相信對於員工準時上班會有顯著的幫助。

楊瓊瓔表示,此次工程面臨三大挑戰,其中最大的一項是如何處理七公尺高的高低落差,使得后豐大橋和堤南路的銜接更為完善。

其次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中央補助款的回收期限前讓經費及時到位,這得益於市府建設局、經發局及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的緊密合作。最後則面對營建業缺工、缺料情況下,能夠提早二個月完工,肯定新工處及施工團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