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雄市長初選熱身 許智傑化身媒體專訪王美花、王必勝博全國知名度

長期深耕地方的高雄立委許智傑昨日專訪經濟部長王美花,探討全國性議題似乎有意拉抬空戰知名度。(圖片來源/臉書@許智傑)

立委許智傑昨日(8)化身記者在廣播節目《快樂心聲》上專訪經濟部長王美花,一同探討0403花蓮發生的芮氏規模7.2強震衝擊下,為何沒有如921大地震時一樣發生全台範圍的大規模停電。據瞭解,同時錄播的節目還有,與衛福部次長王必勝關於食安議題的訪談,將於今日傍晚播出。

立委本就可以在委員會中質詢部會首長,為何會特別邀訪部會首長在節目上大談全國性事務,結合日前傳出許智傑有意參選2026年高雄市長的消息,或許可以從中窺見一二。

高雄市長初選暗流湧動

從民意代表一路從基層打選戰出身的許智傑,過去歷任民意代表、市議員、鳳山市長、鳳山區長,從2012年擔任立委以來又連任四屆鳳山區立委,在地方上的耕耘達二十餘年,在高雄的8席綠營立委當中,也屬於選民服務跑最勤的立委之一。

隨著陳其邁即將在2026卸任市長,高雄市作為綠營大票倉,必是民進黨內的兵家必爭之地,日前已表態起跑的是曾經的「孤鳥型」立委,如今靠攏正國會派系的仁武、鳥松、大寮、林園立委林岱樺,被各界廣泛認為將是許智傑市長初選的強力對手。

只是林岱樺個人風格濃烈,過去也曾身負許多因個人信仰相關的爭議聞名,在民進黨內也曾造成許多爭議,但其基層扎根也同樣扎實,有黨內人士表示,林岱樺的選服風格往往以「大聲量」聞名,許多基層官員碰到她都必須小心謹慎,因而在選民間有良好的聲譽。

許智傑拚連任一度告急

在高雄這個雖然同屬直轄市,卻各地區風土民情不同的地區,即便是綠營政治人物,要成功選上市長其實沒有外界想像的這麼容易。高雄大致上雖然可以視為綠營鐵票倉,但其境內也有許多因軍公教人員聚集而出現的「萬綠叢中一點藍」選區,就如左營和岡山;也有一些因客家人聚集較多而更重視族群色彩的選區,就如美濃。

許智傑在本次競選連任時,就碰到了一定的挑戰,在媒體紛紛將目光轉向黃捷、李柏毅兩位接棒選手時,許智傑卻在國民黨籍市議員鍾易仲的挑戰下一度選情告急。

現任市議員的鍾易仲為客家人,出身美濃區,叔父是曾任立委、立法院副院長的鍾榮吉,父親也曾是立委,鍾家在高雄東北側、山區一帶有深厚的經營基礎。地方人士分析,鳳山向來被分為北鳳山與五甲兩個主要生活區,北鳳山又有一定的客家族群聚居,他們就是鍾易仲的主要支持者。

許智傑出身並成長於五甲地區,五甲不只是他的故鄉,也是他政治上的「本命區」,所以雖然已在鳳山長期耕耘,但他的主要重心還是在五甲。《信傳媒》記者曾在選前最緊繃的時刻走訪鳳山,發現許智傑的服務處與競選總部設在五甲,而鍾易仲的競選總部就是在北鳳山,有一定的地域與族群分野。

高雄選戰還需決定性空戰力量

有地方人士分析認為,高雄雖然都市區域相當繁華發展,但在都會區以外,也有相對濃郁的鄉土氛圍,要跨出既有選民結構並不容易,既需要強力的陸戰基礎,也需要足夠的空戰實力來破出同溫層。

地方人士指出,2018年的韓國瑜風潮其實就是兩者相加的結果,韓國瑜的選民基礎是那些其實為數不少的軍公教族群,但在過去改制前屬於高雄縣的地方勢力和「韓流」空戰加持之下,最終才能成功破圈並當選。

在高雄市的選舉結構上,雖然許智傑選民服務扎實,也在鍾易仲的挑戰下仍成功挽回北鳳山許多選民的心,但要跨出鳳山區,挑戰高雄市長的大位其實也並不容易,與風格濃烈的林岱樺相比,許智傑還是缺少一點全高雄人盡皆知的知名度。

涉足時事議題為初選熱身?

針對全國都關注的能源問題,許智傑在昨日的訪談中與經濟部長王美花全程用台語聊了半小時,王美花為他和觀眾解釋,花蓮大地震的當下能夠避免全國性停電,要歸功於儲能系統的神救援,以及抽蓄水力電廠立即放水發電,加上天然氣電廠的快速反應發電。

這已經不是許智傑首次在自己的節目《快樂心聲》上邀請部會首長訪談,從2018年開始,該節目就陸續在每周邀請行政部門官員或時下最有熱度的政治人物進行訪談,在去年年底一度因選舉行程而暫停,但在今年2月又再度開播。

2月以來,許智傑就在該節目上與交通部航港局長葉協隆、觀光署長周永暉、民航局長何淑萍、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數發部長唐鳳訪談,針對的都是全國性議題,節目全程台語並偏輕鬆向風格,更多的是讓部會首長針對現行政策向觀眾做解釋。

除了將目光從在地議題拉向全國議題,追逐熱點讓部會首長可以針對時事發表看法並為政策作辯護外,許智傑在時事議題中也相當活躍,在國會攻防、內閣人事、地震救災、馬英九訪中等議題上,都會向媒體發表看法,從中可以隱隱約約察覺到,許智傑正嘗試跨出同溫層,似乎在為正式參選高雄市長做熱身。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雲林補選》藍綠麥寮刻意降溫柯文哲逆勢操作 虎尾鎮長補選被視為2026前哨戰
革命前奏曲》急就章的「碳費」徵收能否幫助降低台灣二氧化碳排放?
特斯拉自駕計程車8月亮相 馬斯克預告明後年AI將超越地球上最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