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屹立 榮民建設居功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石門水庫為具有灌溉、發電、防洪、給水、觀光、休憩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建設主力是當時由具有工兵、裝甲兵、駕駛與後勤等軍事背景的榮民,運用部隊經驗及兵工、爆破、機械、繪圖等專長,不分晝夜、日曬雨淋,在叢山、懸崖和隧道中冒險施工。民國53年完工迄今,澤被大臺北及桃園地區民眾,榮民前輩們無私奉獻,令人敬佩。此外,石門水庫擁有完整自然生態及各項觀光資源,成為著名旅遊熱門景點。

旱地變水田 加速經濟發展

石門水庫是國家近代經濟發展重要水利工程之一,是當時東亞的第一大壩,其位於大漢溪中游,座落於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區、復興區、新竹縣關西鎮之間,因溪口處有雙峰對峙狀若石門,因而得名。由於桃園臺地在清代時,多以興建埤塘供應灌溉所需用水,因為缺乏穩定水源,農業收成不佳,直至石門水庫完工後,攔截大漢溪蓄水而成,藉由水源調節,旱地變水田,改善農民生產條件,亦加速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

石門水庫於民國45年7月規劃興建,53年6月完工,投入7千餘人參與,建設經費約達新臺幣32億元。當時整個工程進行,仰賴具有兵工、爆破、機械、繪圖等技能之榮民,在施以新型機械的專業操作訓練後,投入施工,成為建設水庫的工程主力,亦是國家經濟建設工作推展的重要成員。今日石門水庫巍然屹立,造福大臺北及桃園地區人民,有賴榮民前輩們當年無懼颱風洪水,堅守崗位,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令後人懷念。

辦多元活動 感受水庫魅力

此外,石門水庫一年四季風景秀麗,包含依山閣資料館、環翠樓、大壩、溢洪道、溪洲公園、槭林公園、南苑生態園區等,並設有環湖步道及遊艇,對外可連接許多旅遊景點,也因擁有完整的林相,自然生態相當完整,因此鳥類甚多,以低海拔鳥種為主,秋冬季鳥況最佳,各項觀光資源提供旅客多元的休閒選擇。近年來,更結合「楓半馬」和「熱氣球嘉年華」活動,除了各國好手齊聚,參加馬拉松飽覽水庫風光,還可搭乘熱氣球遨遊天際,高空欣賞水庫美景,邀民眾用不同視角,感受其獨特的魅力。

石門水庫為具有灌溉、發電、防洪、給水、觀光、休憩等多功能的水利建設。(記者范瑜攝)

石門水庫是賞花的好去處,吸引民眾前來遊賞。(記者范瑜攝)

依山閣「石門水庫文化館」介紹石門水庫歷史。(記者范瑜攝)

依山閣旁有石門水庫的著名地標「石門勝景」。(記者范瑜攝)

(資料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記者范瑜整理)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署;記者范瑜整理)

◤超前部署,省水節能◢
家庭必備省水神器 限時下殺中
冷氣、電扇一級省電這裡挑
節能補助攻略 家電選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