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救珊瑚 智慧調控打造適宜生存環境
氣候變遷、地球溫度升高,只要升溫1.5°C,就有70-90%的熱帶珊瑚、面臨滅絕危機,珊瑚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家,當牠不在了、很多生物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復育行動刻不容緩。台灣是一個非常適合復育的地方,因為我們有地理位置先天優勢,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種類的珊瑚,所以取得相當容易,現在不只海科館自行復育,很多企業和學校,也加入這場救珊瑚任務。
懷中抱著的藍色水桶、視如珍寶,這是他們在秋冬不畏寒、願意下水的原因。復育珊瑚志工 郭椿億:「溫室裡面的小珊瑚,帶著水泥下去再把牠復種。」
和珊瑚在水裡互動、熟能生巧,但細問才知道,他的專業竟然和海洋、一點關係都沒有。復育珊瑚志工 郭椿億:「本身在電子業 我做機構工程師,一開始是同事覺得,你每天上班 看起來很無聊,他就抓著我去學潛水,然後學潛水完沒多久,基金會剛好(有)珊瑚復育的活動,然後就被他帶著來。」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張楊乾:「有一位我們的台南廠的工程師,寄了一張他在水裡面所拍的,珊瑚白化的照片給我們,也讓我們想到這樣的一個契機,也許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發現在台達集團裡面,大概有幾十位的工程師,其實是具有潛水員證照的,後來我們就加以訓練,現在大概我們有60位的潛水志工。」
別小看台灣在地圖上小小一塊,我們海域所擁有的珊瑚物種,占全球三分之一,因為地理位置優勢,坐擁熱帶和高緯度珊瑚。海科館聘用專案助理 郭兆揚:「菲律賓 馬來西亞 跟印尼,這一個三角形,它是全世界珊瑚物種數最多的地方,珊瑚產卵之後 這些苗飄到水層中,就是被洋流帶著走,所以我們這邊其實接收到很多,從南部上來的(珊瑚物種),然後我們又有很多微小的棲地,而不是單一化,適合不同的珊瑚生長。」
可以把珊瑚比喻為、森林裡的樹木,也就是一個生態系裡、不可或缺的基礎,30%海洋生物依傍牠生活,卻也很脆弱。台大海洋研究所前所長 戴昌鳳:「現在的海溫升高,就會造成牠們的白化,那白化如果持續一個星期,持續久一點 牠就會死亡,台灣的珊瑚復育 主要的問題是,人為的干擾,如果人為干擾可以減少的話,我們珊瑚復育的成功率,通常都可以達到80% 90%以上。」
海科館聘用專案助理 郭兆揚:「我們就是希望能夠保存,不同種的珊瑚 活體保存牠們,把牠保存下來,那如果哪一天需要的時候,野外的珊瑚因為一些環境受影響了,那我們這邊還有一些活體的物種,可以把牠放出去。」
海科館本身有十多年、復育珊瑚經驗,近三年、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帶入科技和人力,挹注效率。海科館館長 陳素芬:「我們(珊瑚)保種中心,之前那個是一個溫室,他一直問我們說,到底什麼樣的燈光技術,是可以讓珊瑚復育地更好,他們真的也去研發了。」
把珊瑚放進保種中心溫室裡,有可以調色溫的LED燈、給予光源,也有機器控制水溫,生長速度比在野外、增加四成。海科館聘用專案助理 郭兆揚:「珊瑚牠是動物,可是牠體內有共生藻,也有葉綠素跟葉綠體,所以牠要行光合作用,然後水溫的話 就是原本,珊瑚牠是屬於熱帶的生物,(希望)讓珊瑚在冬天,也可以持續生長的話,那我們就把它(水溫)溫度,維持在比較牠們會生長的環境。」
「50(株珊瑚)可以了啦,你們水泥會攪多少,3公斤。」
光養好還不夠,這些頭好壯壯珊瑚,重回大海才是最終目的。復育珊瑚志工 郭椿億:「珊瑚苗株下去的時候,我們要把苗株跟基座固定起來,然後我們是用這種水泥,一開始種的時候 就是,完全就是只有沙子 什麼都沒有,但是你大概種了半年之後,你會發現說我們的苗圃附近,會開始有小魚 會有河豚,跟著在你旁邊 這樣游動,反正就是 還滿爽的。」
有了完整復育系統,近幾年海科館珊瑚數量,從1400株增加到4300株。不同領域產學合作,帶動更多學校、企業關注,認養珊瑚,也機會教育,真正復育要從源頭、保護環境做起。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上人行腳關渡 第三聯區香積團隊來作客
台中小吃店火警 慈濟人關懷傷者與受波及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