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勿放粽,別輕忽血壓問題,心臟科醫師呼籲遵守3原則

文: 郭志東(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端午佳節吃粽之餘,別忘留意血壓控制!在門診看診時,不時會有病患詢問血壓的問題,其中一個熱門問題就是:「醫師,我的舒張壓只有50,會不會太低?」

 

隨著年齡增長,動脈變硬的老化過程,有可能會使收縮壓不變,但舒張壓降低的狀況。當血管會變得僵硬且狹窄,血液經過血管時就無法受到應有的反彈,舒張壓則會顯示出較低的數值。此時,心臟必須對抗增加的阻力進行泵血,因此其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異也會增加,即為「脈壓差上升」。

 

導致低舒張壓的原因包括

1.長時間臥床會降低動脈的張力。

2.大量出汗導致脫水,可能會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

3.老年人攝水量不足。

4.藥物引起的腸道水分流失,例如利尿劑、前列腺藥物、降血壓藥物、巴金森氏症藥物和三環抗憂鬱劑。

5.酒精可使血管擴張,可能會導致舒張壓降低、心搏過緩、心臟瓣膜功能異常和心臟病發作。

6.荷爾蒙缺乏和其他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月經大量出血。

7.藥物、食物或昆蟲叮咬引起的過敏反應。

8.維生素B和鐵的營養缺乏導致的貧血。

9.長時間站立可能會使血液在下肢積聚。

 

然而,在臨床上,收縮壓(即最高血壓)比舒張壓(即最低血壓)更為重要。一般而言,收縮壓與心臟健康之間有較高的相關性。不過,偏高收縮壓或舒張壓兩者都是心臟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收縮壓、舒張壓異常,皆有健康風險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收縮壓或舒張壓過高都會對健康造成風險,但原因不同。收縮壓過高會增加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收縮壓與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的關聯性最強,但也與腎臟疾病和總體死亡率相關。

 

舒張壓過高與大動脈疾病風險增加有較高的聯繫,大動脈是從心臟到腹部和胸部輸送血液的主要血管之一。舒張壓升高的人更容易出現腹部主動脈瘤(主動脈擴大),這種擴大可能導致突然破裂或剝離,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傾向於認為收縮壓過高是心血管預後的最具預測性指標。因此,在心臟病臨床指引中以及臨床上進行風險評估和調整用藥時,醫生們更為看重收縮壓。故此,不要以為舒張壓稍低,但收縮壓仍高時就自行停用高血壓藥物。因為這樣用有可能會讓血壓控制變得不穩定,從而產生不良的後果。

 

舒張壓過低是警訊

舒張壓在老年人中介於60到90毫米汞柱之間是正常的。如果舒張壓下降到60毫米汞柱以下,可能會產生昏厥的情形。許多舒張壓過低的老年人會感到疲倦或暈眩,並經常跌倒。對於骨骼脆弱、癒合能力差的老年人來說,很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舒張壓過低的常見徵兆和症狀除了頭暈、昏厥以外可能也包括呼吸急促、冒汗、噁心想吐等。

 

幸運的是,大多數低舒張壓的人並無任何症狀,因此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療。對於有症狀的人則需要進行仔細的檢查,包括貧血的篩檢和心血管評估。如果其低舒張壓是由於某些藥物引起的,則需要改變藥物類型或劑量。而針對酗酒和有服成癮藥物的病患則需要積極介入控制。

 

血壓控制3原則

對所有病患來說,規律運動無疑是很有好處的,但需要適當攝取水份,以免脫水。在長時間休息中起身會感到頭暈的病患,在起身前需要進行一些腿部運動。鈉鹽和水的攝入可以稍為增加,但不要超過每天1500毫克的鹽巴攝取。如果問題仍然存在,需要進行詳細的心血管、神經及內分泌系統評估。有些可以暫時讓血壓回升的藥物可以作為短期的輔助,但不宜長期服用,而且必須經過醫師的審慎評估。

 

最後,在此叮嚀各位民眾,端午佳節當前,除了大啖美食之餘,也勿忘穩定血壓的重要性。端午節的重點—粽子,雖然美味可口,但也是高油、高鹽、澱粉類食物,食用時除了要注意份量外,也可以考慮少油少鹽的五穀雜糧粽,食用時盡量使用沾醬,以減少鹽份攝取。血壓的控制永遠都需要依靠飲食、運動和生活作息守護。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健檢才知道有高血壓!醫點名「6原因」都會害血壓高 耳鳴、兩肩痠痛當心
·
量血壓「雙腳1姿勢」錯了!醫提醒4大注意事項 起床、睡前都要量

看更多相關新聞
端午節禁忌粽子不能送整串!加碼開運秘訣 不只立蛋還能自製發財水
端午連假來臨 謝沅瑾:1生肖有機會成為本週大富翁!
午時水端午招財別錯過!午時水怎麼製作?禁忌、用法有哪些?
粽子可以冰在冷凍庫多久?營養師示警:最好一周內吃完
端午節拜拜時間為何?水果、供品、粽子怎麼準備?端午節拜拜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