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院癌症關懷小組 5面向評估支援個案需求

花蓮慈濟醫院癌症關懷小組,從家庭、經濟、心情、營養、交通等5個面向評估個案需求,如果能得到足夠的支持,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很有幫助。90多歲的朱爺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又有糖尿病,時常到家裡關心他的飲食,爺爺個性開朗,雖然外省口音很重,團隊聽得霧煞煞,但還是聊得相當愉快。而另一位婦癌患者,團隊長期關懷和支持著,兩人的恢復狀況都良好。

「校長好,哇,您看不出年紀呢!」

醫療團隊看到90多歲的朱爺爺,手術後精神奕奕,放心許多。

「讓我們量個血壓喔。」

糖尿病加上大腸癌,個案管理師再三叮嚀爺爺的飲食。

花蓮慈濟醫院癌症個案管理師 徐千惠:「再注意一下您的血糖,每一樣東西都吃一點一點就好了,就都可以攝取到(營養)了。」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 許文林:「您哪裡人啊?在哪個國中退休?」

病友 朱爺爺:「江蘇鹽城人,富里鄉富北國中。」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 許文林:「去那邊跟他聊一聊,感恩他的辛苦,對他來講,也是很棒的鼓勵。」

病友 朱爺爺:「我在花蓮啊,(民國)61年來的。」

花蓮地形狹長,南北大約137公里,癌症病人的治療,通常要克服5大因素,包括:家庭支持、情緒、經濟、營養、以及交通等。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 許文林:「個案管理師會親身去聽到(需求),他們不會跟我們醫生講,但是他會跟個案管理師說,他現在有什麼困難。」

60多歲的呂阿姨,乳癌治療後2年,一度復發,幾乎要放棄治療,癌關團隊持續陪伴與關懷,一年下來治療成效良好。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朱崧肇:「最近做影像的檢查,都沒有再轉移,或找到腫瘤的證據,她算是很乖,但是也有很多想法跟意見,所以我覺得,適時地介入打氣,和給她支持都很重要。」

沒有圍牆的醫療,醫護專業為後盾,對患者身心健康都有幫助。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提娃那義診情 跨國關懷德雷莎修女院
早安慈濟情│香積用心烹煮美味 蔬食款待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