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銷售前20近半為治癌 肺癌標靶藥泰格莎蟬聯第1

肺癌是國人的10大癌症死因之首,取代了肝癌成為新國病。最新公布的2023年台灣藥品銷售排行中,前20名中有多項和癌症相關,尤其排在第1位的「泰格莎」就是肺癌標靶藥物,藥費金額更將近35億元大關。

北市聯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第4期的肺癌病人中,大概有一半的肺癌是所謂的EGFR突變型的這群肺癌病人,第3代標靶藥物就是泰格莎本身因為它的藥價相當的昂貴,1個月的藥價會到達10幾20萬元,是目前來說EGFR表皮生長因子突變的這型肺癌中最有效的治療藥物,基本上是活多久吃多久,如果這個藥物有效就繼續吃。」

台大公衛學院先前調查,證實長期暴露在PM2.5等空污環境中,罹患肺腺癌風險比吸煙者還高;除此之外,在藥品銷售的前20名當中,有2款藥品和黃斑部病變相關,其中「采視明」的用藥排名有明顯躍升。

內湖三總青光眼專科醫師呂大文表示,「黃斑部病變跟年齡老化還有高度近視,還有糖尿病的病情變得比較嚴重都息息相關,就會造成這些病變發生的機會多,世界的趨勢看起來這個不光是在台灣,在先進國家黃斑部的注射用的藥物也都是有增加的趨勢。」

醫師提醒,黃斑部病變和老化、糖尿病相關,民眾如果發現中心視野出現模糊、看東西扭曲等症狀持續發生就要馬上就醫,還要避免長時間過度使用3C產品,預防黃斑部病變發生。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肺癌晚期雙標靶藥納健保給付 估可為患者減少百萬支出
雲端藥歷警示系統 避免患者重複用藥
衛福部估算 全台每年丟棄5億顆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