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木池飄惡臭 羅東林場年底清淤

最近有民眾發現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貯木池變成死水,裡面的魚也死光光,且散發陣陣惡臭,讓人敬而遠之。(吳佩蓉攝)
最近有民眾發現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貯木池變成死水,裡面的魚也死光光,且散發陣陣惡臭,讓人敬而遠之。(吳佩蓉攝)

宜蘭超夯觀光景點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貯木池,最近有民眾發現水質變成死水,池裡的魚也死光光,發出陣陣惡臭,讓人敬而遠之。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在現場立告示說明,初判因高溫少雨,水溫升高及溶氧量驟降造成魚群死亡,年底前將試辦小區域清淤及打鑿水井作備用水源因應。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羅東林場)昔日是太平山檜木集散地,每年吸引80萬到100萬人次造訪,近6公頃大的貯木池亦是園區一大亮點,但最近貯木池疑似優氧化,水質混濁持續約1個月,不少魚隻陸續死亡,走進園區就能聞到一股惡臭,憂心恐衍生更多生態問題。

宜蘭分署表示,此次非貯木池首次發生大量死魚,平均每5年會發生1次,推測與極端氣候有關,目前池水中死亡魚群大多數是吳郭魚、琵琶鼠及泰國鱧等大型外來魚種,本土魚種因體型小暫不受影響。上月28日陸續出現死魚迄今,除持續打撈清除外,也請宜蘭大學調查,初判是因天氣炎熱且無降雨,水位持續下降導致水溫升高及溶氧量驟降,魚群無法快速適應以致陸續死亡。

宜蘭分署指出,2014年、2015年及2019年貯木池都曾發生大量死魚,委託台大調查及監測分析,魚類死因為綜合因素導致,包括受到水溫過高、溶氧過低、淤泥內硫化氫溢出等交互影響,死亡個體幾乎為30公分成體,推測與繁殖育幼後力竭,再遭遇嚴苛高溫環境有關。

宜蘭分署說,貯木池歷經百年,底泥淤積勢必逐年增加,儲水量相對會減少,造成水溫波動劇烈,除持續調查及監測外,也規畫年底前試辦小區域清淤,同時申請打鑿水井作為枯水期備用水源,因應日益嚴重的極端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