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者免術換證行不行 正反雙方激辯
2021年9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做出全台首例跨性別「免術換證」判決,男跨女的小E可以不遞交「摘除器官手術完成診斷書」,進行性別變更登記,換言之,小E可以在保留男性生殖器官的條件下,將身分證更換為女性。
判決一出,網路上隨後掀起反對「免術換證」的聲浪,有網友2021年10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暫緩實施『不需摘除生殖器官即可變更法定性別』之所有措施及政策方向」,目前已附議成案,行政院性別平等處須在2022年1月28日以前具體回應。
提議者以六大理由反對「免術換證」:
1.洛杉磯未手術跨性別者因踏足SPA女性空間,導致女性恐慌。
2.英國性侵累犯自稱跨女,待在女監卻又性侵獄友。
3.英國自稱跨女男性,性侵女性室友。
4.各項性別統計將失真,恐排擠弱勢女性。
5.女性保障名額等若自動適用於免術跨性者,將讓女性更弱勢。
6.未進行手術的跨性別者不知該由男警或女警搜查,增加警方成本。
其實即便在已經實施「免術換證」的國家,也有所謂的恐跨者(transphobe),例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也曾在推特上聲援恐跨言論,她們認為跨女者挾著男性成長過程得到的好處,跨性別成女性不僅侵害女性權益,更可能假扮「跨女」進入女性空間,侵害女性。
不過美國作家茱莉亞(Julia Serano)卻持相反意見,認為操弄「廁所恐慌」是右翼分子汙名化跨性別者的手法。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2021年研究指出,美國跨性別遭受暴力侵害的可能性是順性別的4倍,其中包含強姦、性侵以及輕重不一的攻擊行為。
回到台灣的跨性別釋憲案,伴侶盟秘書長簡至潔表示,就伴侶盟所知,政府目前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是希望2024年要有一個初步結果。不過簡至潔強調,跨性別者爭取的免術換證真正的爭議在於:如果沒有變性手術,那要做什麼達到變性標準?
她表示,有一些國家要求有精神科醫師的診斷證明,部分醫師會採取真實生活體驗(RLE, Real-life experience),時間約1至2年或以上,如英國。有一些國家要求荷爾蒙療法多久的期限,如法國會將荷爾蒙療法當作變更性別的證據之一。台灣會採用什麼方式認定,還不得而知。
2019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但也因為大眾聚焦在同性婚姻議題上,卻反而壓縮跨性別者的資源,關注台灣跨性別議題已久的團體,如台灣TG蝶園、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等已改為低度運作。但簡至潔表示「我認為,跨性別會是台灣接下來至少十年,同志團體及政府可能努力想跨過去的一人權障礙。」
——————-
Yahoo奇摩新聞推出深度報導專題,希望和讀者一起關注更多台灣的故事,首波推出跨性別專題,關心遊走在性別的光譜之間,跨性別者如何找到安身之處?
延伸閱讀:
跨性別者的哀愁:在台灣拿出身分證等於出櫃 連超商領包裹都有困難
特約記者:林建勳
核稿編輯:沈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