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米有花青素 控血糖、抗發炎還能減重!營養師推薦必吃紫色食物清單

秋高氣爽,卻也是感冒的好發季節!營養師程涵宇指出,紫色食物有豐富的抗氧化花青素及多酚等物質,有助降低身體發炎反應,還能幫助減重。她整理了以下20種強大的紫色食物,連米都有花青素加持,輕鬆控血糖!

 

1.紫地瓜降發炎指數

紫地瓜中的花青素能有效降低TNF-α和IL-6等發炎指數;在減重期間,紫地瓜是很好的澱粉類食物來源。

 

2.紫米維生素B群豐富

紫米富含具抗氧化能力的花青素,以及豐富的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紫米因含較多的支鏈澱粉,煮熟後質地黏性較大,易消化不完全,可能會導致脹氣、腹部不適等狀況,建議適量攝取。

 

3.黑米控制血糖體重

黑米(秈稻米)富含花青素及膳食纖維,有助於身體抗發炎。程涵宇說明,黑米沒有糯性,口感與白米相近,可與白米一起煮食(推薦煮法黑米:白米=1:3,新手可以先試試1:5)。黑米有助於減少血糖波動,跟紫米比起來更友善,對體質敏感者而言是必吃食材,以黑米取代精製澱粉,更能幫助控制體重。

 

4.紫高麗菜促進腸蠕動

紫高麗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花青素,有助於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同時,它也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並增加飽足感,進而降低熱量攝取。

看更多:紫高麗菜燉魚排/紫高麗菜功效超多 比綠色高麗菜還強大!料理食譜推薦

 

5.茄子纖維是高麗菜2.4倍

茄子中的酚類化合物,如葉綠素和鞣花酸等,有助於減少慢性發炎。而且茄子連皮吃可攝取更多的膳食纖維,其纖維含量是高麗菜的2.4倍,是增加飽足感的絕佳選擇。

 

6.紫花椰菜抗發炎

紫花椰菜中的抗氧化物「硫配糖體」具有抗發炎的特性;同時,它也富含纖維,能增加飽足感並減少熱量攝取。

 

7.紫葡萄白藜蘆醇護心臟

程涵宇說,紫葡萄要連皮吃,才能攝取到豐富的白藜蘆醇,它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相關的發炎反應,對心臟健康大有助益。

 

8.黑莓抑制自由基傷害

黑莓中的花青素和多酚,能夠抑制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減少發炎反應。此外,黑莓的膳食纖維也能增加飽足感,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

 

9.藍莓改善胰島素敏感

藍莓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可幫助降低體內的發炎反應,同時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並協助脂肪代謝。

 

10.李子多酚降低慢性發炎

除了蔬菜,紫色水果如李子中的多酚,也能減少體內的氧化壓力,降低慢性發炎的風險。

 

11.紫色胡蘿蔔防發炎

近年來新品種的紫色胡蘿蔔不僅可愛,更富含花青素及類胡蘿蔔素,能對抗氧化壓力並減少發炎反應。

 

12.紫洋蔥槲皮素降發炎

容易取得的紫洋蔥含有槲皮素,有助於降低發炎反應,是值得經常食用的食材。

看更多:洋蔥這部位抗氧化最有效!蘋果、洋蔥1部位槲皮素含量最高 很多人不知

 

13.紫玉米防脂肪堆積

紫玉米中的花青素能減少發炎反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腸道健康也有幫助,並能減少身體的脂肪堆積。不過要注意,玉米屬於碳水化合物,吃玉米時記得減少飯、麵的攝取量。

 

14.桑椹多酚花青素抗發炎

桑椹中的多酚和花青素能有效抗發炎。台灣4~6月是桑椹的盛產季節,要好好把握時令食用。

 

15.紫蘇葉提升保護力

紫蘇葉氣味濃郁,可用來製作紅色醬汁、紫蘇汁,或用來醃製梅子。它含有黃酮類、三萜類化合物、酚類等抗氧化物質,能提升身體的保護力。

看更多:紫蘇鮪魚烘蛋/烘蛋這樣煮營養充足又潤肺!紫蘇配鮪魚提升免疫力補鐵質

 

16.黑枸杞保護神經

相較於常見的紅色枸杞,黑枸杞含有更多的鐵、鈣、鎂、鋅等礦物質。黑枸杞富含花青素,有助於抗發炎及保護神經系統健康。此外,其中的多酚也能減少脂肪生成。

 

17.薰衣草舒緩壓力

薰衣草含有酚酸和黃酮類化合物,在傳統醫學中被用來減少身體壓力,舒緩情緒。它也具有抗氧化的功效,並能幫助消化。

 

18.紫色無花果增免疫助瘦身

紫色無花果富含多酚,能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同時,它熱量低、纖維高,有助於體重控制。

 

19.紫皮馬鈴薯保護腸道、心血管

營養價值極高的紫皮馬鈴薯不僅外表鮮豔討喜,切開後內部也滿是花青素。它能減少發炎因子,對腸道和心血管健康都很有幫助。程涵宇強調,紫皮馬鈴薯是很好的精製澱粉替代品,熱量不高卻富含纖維,能促進飽足感,避免攝取過量。

 

20.紫橄欖助心臟健康

呈現紫色的橄欖含有多酚、單元不飽和脂肪和抗氧化劑,有助於心臟健康、抗發炎及減重。不論是將紫色橄欖入菜,或是使用橄欖油等橄欖製品烹調,都是很好的健康飲食方式。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程涵宇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枸杞泡水怎麼喝?加1食材降血壓、降血脂 4種人不適合
菊花茶功效防癌、降血壓、緩喉嚨痛!菊花茶加1物降血脂
這種魚能促進腸泌素!攝取「超能食物」甩光內臟脂肪 1時間吃大餐不易胖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