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白酒倒紙杯裡會有劇毒?喝到螢光劑、增白劑、苯?傳言為不實說法

網傳影片提及用紙杯喝白酒有劇毒、是謀財害命,會產生二苯乙烯,還提到也不能用塑膠杯,杯底的三角形一到七號,數字越大越好。專家表示,紙杯內層多為 PE、PLA、PP,酒精是乙醇,這些成份全都沒有苯、何來的二苯乙烯。而塑膠杯的分類編號是依屬性不同,與數字大小無關,傳言為錯誤說法。


不要用紙杯和塑膠杯喝白酒的原因?

原始謠傳版本:

切記不要用紙杯與塑膠杯喝白酒!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影片內容描述:「(拿紙杯喝酒)你這是沒財害命啊!白酒倒在紙杯裡是有劇毒。 (1)紙杯裡有一層蠟,不溶於水、而溶於酒精,你喝這個紙杯,就跟喝蠟燭沒有什麼區別,(2)而且毒性更大了.因為 大部分的紙杯還有增白劑、螢光劑,(3)和酒精產生化學反應,產生二苯乙烯,(4)和剛裝修完的房子的劇毒差不多,所以國家明文規定,紙杯是不能夠盛裝白酒的。 那塑料杯呢?也不行,(5)一不小心就喝出塑化劑來了.如果要用,記得看杯底的三角形一到七號,(6)這個數字越大越好,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用塑料杯。 」

查證解釋:


用紙杯會喝到螢光劑增白劑?

曾任紙業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召集人、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彭元興表示,衛福部於 2013 年「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規定,食品容器及包裝不得檢驗出螢光增白劑,也就是說,所有跟食品接觸的紙製餐具,都不能加螢光劑和增白劑

MyGoPen 查詢上述法規,其中「紙類(4)-其內部材質與內容物直接接觸之部分為蠟或紙漿製品者」,訂有以 20% 乙醇為溶劑,溶出條件為攝氏 60 度、30 分鐘,蒸發殘渣、氯仿等溶物的檢驗標準,但彭元興表示,民眾使用的包括紙杯在內的紙製餐具,都以 PE 淋膜佔最大宗,因為台塑是全世界最主要的PE供應商,在本地就有 PE 大廠的價格優勢下,PE 便成了紙製餐具內部材質的市場主流,內層用蠟做的紙製餐具「非常非常少見」

彭元興指出,食用級用紙貼合 PE(聚乙烯)或是 PLA(聚乳酸)淋膜上去後,就形成了基本的紙材,後續則為印刷上字、裁切以及成型等步驟;PE 是化學原料製成、生物不可分解,PLA是澱粉製成、生物可分解;但 PE 和 PLA 對傳統造紙業來說,因實務上無法區分,而無法直接回收利用,為了取代而有了 PP(聚丙烯)水性樹酯黏膜的塗布來逐步取代淋膜,目前包括像是中華紙漿等廠商都在推廣 PP。

圖表來源:食力


常見內層淋膜或塗層 皆不含苯

彭元興指出,酒精的本身是乙醇,PE 是聚乙烯,PLA 是聚乳酸, PP 是聚丙烯,傳言說會產生「二苯乙烯」,但不管是酒精、或是淋膜及塗層都沒有含苯,「哪裡來的苯?又哪裡來的二苯乙烯」,彭元興強調,「沒有的、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卻要解釋它從哪裡來?根本無法解釋」。

圖表來源:食藥好文網 TFDA

傳言還提到用紙杯喝白酒「和剛裝修完的房子差不多,有劇毒」,但卻沒有指出具體名稱,彭元興指出,通常民眾比較知道的裝潢污染包括家具的板材可能會有甲醛殘留,而板材含有甲醛是為了防腐防蟲,但甲醛是「醛」,包括 PE 、 PLA 或 PP 及酒精,「全都不含有醛類、不可能產生甲醛」,和上述的二苯乙烯一樣是無中生有的情況

此外,新裝修的房子可能會有油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問題,像是甲醛(Formaldehyde)、甲苯(Toluene)和丙酮(Acetone)等,但不管是甲醛、甲苯或是丙酮,同樣的問題也是「醛、苯、酮」不知道哪裡來的,彭元興強調造紙通常是在水中作業,這也是為什麼造紙業用了不少水,而這樣的製程特性不會有那麼多化學物質。

彭元興指出,台灣對接觸食物的紙製餐具並沒有另外的使用規範,例如 PE 淋膜的紙製餐具、適合的使用範圍就是 PE 的標準,所以盛裝食物的使用範圍是要看 PE、而不是看紙質,紙質只是提供容器的外觀和形狀而已,真正接觸食物的是淋膜本身


紙製餐具紙漿可回收 PE、PLA無法分流用作衍生燃料

彭元興表示,目前紙容器回收後,針對利樂包等不同食品用包裝紙盒,環保署轄下的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訂有補助金辦法,紙容器的製造業者販售紙容器時、必須繳交回收基金,基管會管理這些回收基金、將之補助給有相關設備及處理能力的專業廠商,包括正隆竹北廠、連泰紙業、正隆大園廠等,其中紙纖維會回到造紙系統回收再利用,而 PE 等塑膠類就會變成再生塑膠粒或衍生燃料。

彭元興強調,有一些紙製品根本無法回收、像衛生紙用掉了就是用掉了,台灣的紙類回收率大概約為 65%以上、跟日本差不多,已屬全世界的前段班,台灣每年的紙消費量大約四百多萬噸,回收量約為 250 到 300 萬噸之間,其中便當盒之類的紙製餐具回收率仍不夠高,因此回收基金的補助金措施就是鼓勵回收,希望民眾落實環保回收,否則這些紙製餐具就會變成固體廢棄物、最後都進到焚化爐燃燒。


塑膠品代號絕非數字越大越好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紙杯內層大部分都是 PE 聚乙烯,這是為什麼常常衛教宣導說高溫的食物不要放在紙製餐具中,否則可能會超過耐熱溫度,如果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膠代號 2)耐高溫限制為攝氏 90 到 110 度,如果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膠代號 4)則是 70 到 90 度,但以上提到的都是聚乙烯相關的 PE 類紙製品,並沒有「苯」。

常用塑膠材質中只有代號 6 號的聚苯乙烯(PS),也就是所謂的保麗龍,PS 最高溫只能 70 到 90 度,所以傳言可能弄混、以為紙杯的淋膜是帶有苯的 6 號聚苯乙烯,聚苯乙烯就是很多個苯乙烯黏在一起,所以叫聚苯乙烯,單體的苯乙烯具有神經毒性,動物實驗顯示有致癌性,但是市售紙杯的淋膜並非這種材質,而白酒就是酒精、酒精是乙醛,傳言說會有「二苯乙烯」這樣的講法「完全都亂掉了」、「其實不太聽得懂傳言在講什麼」,這是明顯錯誤的第一點。


MyGoPen 實際查看市面上常見的塑膠杯,例如小吃店、餐廳用的透明塑膠水杯,或是辦桌常見、軟質的白色捲口杯,都是標示為 5 號的 PP 聚丙烯材質。顏宗海強調,傳言明顯錯誤的第二點是塑膠杯從 1 號到 7 號、數字越大越好,這句話絕對是有問題的,顏宗海以食藥署提供的「常見塑膠材質、特性、常見產品及耐熱溫度表」解釋,從耐熱溫度就可以知道並非數字越大越好,例如 7 號的 PLA 聚乳酸耐高溫到 50 度,但最耐熱的 5 號聚丙烯可以到 140 度,所以分類主要還是看材質本身的特性、對應到不同的產品中去使用,而不是單純只看數字大小

圖表來源:食藥好文網 TFDA

但顏宗海提醒,即使不同塑膠的耐熱溫度不一樣,但還是建議不管是哪種塑膠材質,只要是塑膠材質就不要高溫、不要進微波爐、也不要進電鍋蒸,因為就算是 5 號最耐高溫的 140 度,進電鍋也有可能會超過。


喝白酒建議使用玻璃杯、瓷杯

顏宗海指出,一般常見的白酒酒精濃度差異大,稻香米酒從 20 度到 40 度都有,高粱從 38 度到 59 度都有,白酒就是一種有機溶劑,因此不建議接觸塑膠材質,這也是為什麼常用的酒杯都是玻璃杯、或是清酒會用瓷杯的原因,顏宗海強調,雖然財政部 2004 年修訂「酒盛裝容器衛生標準」時,也會同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所定的衛生標準,其中訂有包括PP在內的塑膠類各種材質標準、以及溶出試驗檢驗標準等,但乙醇具有脂溶性,站在毒物科醫師的立場,「不建議」民眾喝白酒時使用塑膠杯。


結論

台灣使用的紙製餐具常見內層包括聚乙烯 PE、聚乳酸 PLA、聚丙烯 PP,皆不含「苯」,而白酒為酒精乙醇,所以傳言提到會產生「二苯乙烯」,無法得知「苯」從何而來。而裝潢常見的污染包括甲醛、甲苯、丙酮,同樣無法得知為何上述紙製餐具內層加上白酒,會產生包括醛類、苯類及酮類。白酒為酒精乙醇,是一種有機溶劑,常見的白酒酒精濃度從 10 幾 % 到 50 幾 % 皆有,因脂溶性等考量,醫師「不建議」喝白酒用塑膠杯。
資料來源:

食力 - 揭露紙容器的真實面:從製造到環保,缺一不可!
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 - 紙杯紙盒可以微波嗎?
紙杯有區分冷熱使用嗎?
食藥好文網 - 
破除免洗餐具謠言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那你認識食品的「盛裝容器」嗎?
食品用紙杯、紙盒內層有塑膠淋膜安全嗎?
財政部國庫署 - 酒盛裝容器衛生標準

諮詢專家:

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 - 彭元興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 - 顏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