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專區>大腸癌篩檢有篩過就好,沒有定期篩沒關係?

實證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國民健康署補助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糞便潛血檢查」(又稱腸癌篩檢),主要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由於大腸癌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並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所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疑似大腸癌的個案。

 

儘管糞便潛血檢查對於大腸癌敏感度可高達80%,但因為有些腺瘤(大腸癌的癌前病變)與早期癌可能因為只有輕微出血未被糞便潛血檢查偵測到,因此必須每兩年做一次,經過反覆篩檢可避免重要病灶被遺漏,有新的病灶就可立即發現。

 

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早期癌(第0-1期)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並及早確診治療!

 

本文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網站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全球每5人就有1人得癌症!WHO公布「9種自救方法」降風險 避免陽曬入列
·
「什麼症狀都沒有」卻罹癌? 「身體6大意想不到警訊」曝:盜汗、皮膚癢上榜

看更多相關新聞
癌症患者要禁「發物」嗎?營養師曝蛋白質攝取不足恐增死亡率
驚!醫15年內罹4種癌 心臟科醫「3不健康飲食習慣」養成易罹癌體質
1族群「小腹突然變大」當心!醫示警:恐罹癌了
「食物冰太久、鍋具材質不明」導致胰臟癌?醫打臉:錯誤解讀
指甲傷口腫痛難癒 竟是鱗狀細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