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編輯團隊致力為你精選優質產品及優惠價格,文章中部份商品、平台與Yahoo有合作關係,定價及供應量均會隨市場變動,請以平台最新資料為準。

電熱毯推薦怎麼挑?天冷、露營取暖好物電熱毯使用要注意哪些事?

電熱毯可以取暖,又有體積小、方便收納等優點,在家用或帶出門都很方便,是冬天、露營的禦寒神物,不過使用上有許多眉角要小心,才不會發生危險。寒流來襲,究竟電熱毯推薦怎麼挑?電熱毯使用要注意哪些事?電熱毯哪些人不適合使用?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帶你一次了解!

相關新聞》天冷用「取暖神物」要避雷 台電:用錯下場慘

電熱毯是冬天、露營的禦寒神物,使用時謹記電熱毯5不,用得舒服又安心。(示意圖/Getty Images)
電熱毯是冬天、露營的禦寒神物,使用時謹記電熱毯5不,用得舒服又安心。(示意圖/Getty Images)

電熱毯怎麼挑?電熱毯、熱敷墊差在哪?

市面上電熱毯相關商品百百種,選購時一定要特別留意安全性,才不會造成意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呼籲,民眾挑選電熱毯時,務必選擇貼有商品檢驗標識的電熱毯,並且確認商品標示是否完整詳細,包括電熱毯的型式、是否能洗條、安裝方式、使用方法等相關注意事項。

👉最強寒流即將報到!電熱毯點我選購

電熱毯請選購有商品檢驗標識的款式。(圖片取自/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台中分局)
電熱毯請選購有商品檢驗標識的款式。(圖片取自/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台中分局

由於電熱毯和熱敷墊同屬電毯,不少人會將兩者搞混,但其實它們的功能完全不同。台電電力粉絲團分享,電熱毯用途為提供保暖,分成披蓋型、床墊型,披蓋型電熱毯可以披蓋在身上、不能重壓或鋪著坐臥在上面,床墊型電熱毯是鋪在床包下使用、不可包裹或蓋在身上;熱敷墊則屬於醫療器材,主要功能為局部熱敷,不能重壓,也不可以鋪著坐臥在上面,否則皮膚容易燙傷,建議大家依照自身需求購買適合的產品。

延伸閱讀》露營、居家電暖器怎麼用才安全?選購看三大要點:認證標章、材質不含重金屬、有超溫保護功能

電熱毯使用要注意哪些事?謹記電熱毯5不更安全!

如同前文說明,電熱毯分為披蓋型及床墊型,披蓋型電熱毯適合當作披肩蓋在身上,便利性佳,是露營必備的神器之一;床墊型電熱毯則應鋪在床包下,更適合居家臥室使用。

台電電力粉絲團並提到,電熱毯不僅是禦寒暖被的好選擇,也比電暖器還要省電,用電熱毯取代電暖器,能夠省下約八成的電費。不過使用電熱毯時,絕對要留意以下五件事情,防止發生事故:

  • 不過度彎曲、折疊、擠壓:電熱毯內布滿電熱絲,使用床墊型電熱毯要平舖在床上,過度彎曲摺疊容易引起電熱線故障,產生過熱現象,釀成危險。

  • 不可弄溼:電熱毯使用時不能弄溼,以免電線短路,導致觸電。

  • 不與其他電暖器具一起使用:電熱毯上切勿放置遠紅外線床墊等其他電暖器具。

  • 不直接接觸皮膚:皮膚長時間接觸發熱物,可能會低溫燙傷,最好在電熱毯上鋪上床單或薄毯再使用。

  • 不長時間使用:建議睡前預熱半小時,並關閉電源、將插頭拔起;或是設定定時使用。防範危險之外,也更加省電。

電熱毯使用注意5不。(圖片取自/台電電力粉絲團)
電熱毯使用注意5不。(圖片取自/台電電力粉絲團

食藥署建議,使用電熱毯溫度控制在40℃以下,定時使用一到兩小時較為安全;要是電熱毯溫度高於40℃,則可在就寢前30分鐘預熱,就寢後30分鐘內切斷電源,電熱毯的餘溫加上人體的溫度即具保溫效果。新竹縣政府消防局另補充,電熱毯千萬不能鋪在乳膠床墊上,遙控器也不可以放在電熱毯下方,以防意外發生。

電熱毯哪些人不適合使用?

雖然電熱毯使用方式簡單方便,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嘉義長庚醫院醫師許宏志提醒,以下六類族群使用電熱毯尤須小心,最好先諮詢醫師再評估是否使用:

  • 孕婦︰電熱毯的電磁波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

  • 裝心律調節器者︰心律調節器的運作可能受到電熱毯的電磁波影響。

  • 糖尿病和局部感覺神經缺損者︰考量這類患者容易神經病變,真的想用電熱毯,也應維持「低溫保暖」的模式,避免過度加熱造成傷害。

  • 有皮膚或筋骨傷害者︰電熱毯的熱效應可能導致傷口或是發炎惡化。

  • 男性︰電熱毯溫度過高可能會影響精蟲的數量與品質,切記使用時避開生殖器局部。

  • 女性月經期間︰此時使用電熱毯可能會增加出血量,建議用熱毛巾熱敷即可。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家醫科醫師徐立昇亦提及,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出血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一樣不宜使用電熱毯,否則可能使得病情加重。

電熱毯清洗怎麼做?

衛福部台東醫院指出,不同電熱毯電熱絲結構不一,適合的清洗方式各有差異,有些適合手洗,有些可以用洗衣機洗,有些則是完全不能洗。民眾清洗電熱毯前,一定要仔細查看商品標示,再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清洗。要額外注意的是,不論是哪一種電熱毯,都不可以乾洗,因為乾洗溶劑很可能破壞電熱絲的絕緣性。

撰稿記者:吳怡萱

核稿編輯:廖梓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