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觀測到宇宙「黎明期」的兩個黑洞碰撞

近日,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兩個巨型黑洞在宇宙黎明時期的碰撞,證實了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可以合併並增長。這對發現將有助於揭示更多的星系碰撞現象,並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宇宙早期的演化過程。

在這次突破性觀測中,科學家們捕捉到兩個燃燒中的類星體在大爆炸後約9億年內合併的景象。這一時期被稱為「宇宙黎明」,是宇宙形成後的劇烈變革時期。之前的搜尋一直僅發現單獨的「類星體」,這次的發現則是首次在該時期找到正在合併的類星體對。

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之一,由於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以極高速度吞噬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產生大量的光和能量。科學家們認為,當兩個星系合併時,類星體就會形成。這一過程導致星系中心物質的高度集中,並引發了類星體的活動。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次發現源於他們對來自日本昴星望遠鏡的數據進行篩選時的偶然發現。他們注意到兩個極其相似且極紅的天體並排在一起,進一步的觀測顯示這兩個天體實際上是非常遙遠且相鄰的類星體,僅相隔4萬光年。

比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質量還要大

<br>昴星團望遠鏡拍攝的兩個天體的圖像。(圖/NOIRLab/NSF/AURA/T.A. Rector, D. de Martin & M. Zamani)

昴星團望遠鏡拍攝的兩個天體的圖像。(圖/NOIRLab/NSF/AURA/T.A. Rector, D. de Martin & M. Zamani)

這兩個類星體由於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處於合併過程中,每個黑洞的質量約為太陽的1億倍。這一質量對於早期宇宙來說是巨大的,甚至比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質量(約430萬倍太陽質量)還要大。

這項研究的發現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找到更多這樣的類星體對,從而進一步揭示宇宙黎明時期的星系合併現象和其對宇宙演化的影響。

這次發現的研究結果不僅增進了我們對類星體和星系合併的理解,也為未來的天文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觀測目標。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觀測設備的提升,我們有望在宇宙深處發現更多令人驚嘆的天文現象。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tory/NOIRLab/NSF/AURA/M. Garlick By4.0

圖片來源: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cc By4.0

參考論文:
1.Discovery of Merging Twin Quasars at z = 6.05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延伸閱讀:1.愛因斯坦預言成真: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最後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