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振興券鬼打牆 淪落成政治災難

商總提服務業對政府紓困與振興經濟建言(1)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振興券走到今天,已經注定是一場政治災難。

從一開始20億的的振興抵用券、111億的「酷碰券」、買1000送500的振興券、到目前買1000花3000的振興券,行政院的方案,到現在已經不知道是第N個版本了。

官員說的天花亂墜,民眾聽的一頭霧水,不僅在野黨砲聲隆隆,就連民進黨立委也不知道該如何辯護。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才剛剛親自指示「好領、好用、好刺激」的原則,蔡英文總統昨天又親口說「發放方式要簡單,讓民眾容易取得」。顯然,部會的作業已經搞到連兩大巨頭都失去耐心了。

今天經濟部官員對媒體放話說「沒說過不發現金」,這樣說法,根本就是活見鬼。翻翻媒體的紀錄,從一開始在野黨就不斷鼓吹發現金,從一開始那個800元用在4大領域的版本開始,每一個版本官員都不斷地吹噓「乘數效果」有多大多大,振興的效果是現金的N倍,有哪一個官員講過半句「可能」、「不排除」發現金的話?

行政院早在3月初就嚷嚷說要發振興抵用券,原本說4月底就會發放,結果方案一變再變、時間一延再延,3個月過去了,連一顆蛋都沒生出來。民間早就等不及,政府跟商家、自行推出的各式振興券都已經上路了,中央政府還在那邊「鬼打牆」,自顧自的吹噓四大支付、排除電商等等。

如果政府稍微有一點執行力,不管是過去20億、111億的哪一個版本,民眾現在都早已經開心的拿到、甚至已經花完了。金額就算少一點,也比現在強100倍。

政府撒錢還被罵,天下真的很難找到這麼笨的事。問題的根源在於,行政部門規劃政策的能力薄弱,民進黨在立院的絕對優勢,又導致行政部門更加的怠惰。

從一開始的20億預算,到現在每人花1000買3000,全台2300萬人將近500億的預算規模,前後差距25倍,這是什麼樣的規劃能力?全世界哪一個公司、哪一個政府,可以容許計畫預算膨脹25倍的?

政府連該發多少錢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知道錢該怎麼發?

一個政策手段,通常只能達到一個政策目標。但政府從頭到尾的政策目標都不明確,只想到要發錢,卻不知道該發多少、要達成什麼樣的政策目標。《特別條例》給的「空白授權」的空間又太大,讓行政部門更不需要仔細思考、規劃。

於是各方的需求不斷的增加,搞得包山包海,從一開始的四大領域、到後來的四大支付,每個都想分一杯羹,不僅讓時程一延再延,各方能分到的也很有限,刺激經濟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行政院目前宣稱振興券可以在7月上路,但以過去這段時間行政部門的表現,是不是真能準時上路,還有很大的疑問。就算7月真的能上路,商家該倒的、不該倒的大概都已經倒了一片。

原始的政策目標,大概注定沒辦法達成,唯一保住的,只剩下官員的面子而已。

振興券亂象的背後,凸顯的是政府政策能力的嚴重不足,根本搞不清楚究竟該如何分配「紓困」跟「振興」的資源。紓困的亂象、資源的浪擲、無效的補貼,全民已經有目共睹。同樣的狀況,在振興券又再次重演。振興券能夠得益的,僅僅是服務業、零售業,對製造業的幫助有限。

後疫情時代,全球產業鏈跟經濟格局都會有很大的變化,製造業的振興跟轉型,都需要政府很多政策跟資源的投入。對於台灣這樣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而言,如何維持產業的競爭力跟優勢,格外重要。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把紓困已經發出700億當作政績宣傳,如果加計振興券可能的預算,佔特別特別預算額度已經過半。讓人憂心的是,政府只知發錢、沒有整體規劃,等到產業需要振興時,政府手中是否還留有足夠的子彈協助企業,避免後續可能的經濟、失業等一連串問題。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一年換24個老闆不對嗎? 離職原因百百種,要如何才能定下來?陳時中效應,直接戳破民粹政客的泡沫神話
《雙層公寓》木村花離世──不要輕易選擇一鍵登出人生
台灣珍珠奶茶搖出了越南人的健康問題
雖然能者多勞,也不該讓他過勞…

相關新聞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