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曾志超】產業脫中返美難一蹴可幾

Cargo containers with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flag in the harbor.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四月美日政府不約而同的推出新政策,鼓勵在中國大陸的企業將產業移回本國。而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保」以對應當前經濟衝擊,其中就包含「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足見北京當局也意識到相關的問題。

去中國化的背景

根據外電報導,日本已從其經濟刺激計劃中撥出2435億日圓,藉以協助製造商將生產轉移出中國大陸,其中包括提供2200億元給生產回流日本的公司,以及提供235億元給轉移生產到其他國家的公司。不久美國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提出類似的想法,美國可以替企業支付企業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大陸的所有費用,包含工廠、設備、智慧財產權、結構、翻新等搬遷費用,美國應該要全額支援,來協助想離開中國的企業。

其實二國會有此一想法並非偶然,而是其來有自。中國大陸從本世紀起逐漸成為世界工廠,惟近年來生產要素價格攀升,絕對的優勢不再。早在歐巴馬執政時期就已推動製造業回流政策,美國川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美國製造商將工廠移出中國大陸遷回美國,確實促進全球產業鏈調整,而有一些企業移出大陸,但移回美國的卻相當有限。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歐美,發現許多戰略醫療物資高度仰賴大陸,例如:口罩、呼吸器、防護衣與檢測試劑,連救命的許多藥品都是來自於中國大陸,萬一中方切斷相關產品供應,後果將不堪設想。因而再度強化將產能移回本國生產的決心,美日紛紛祭出各項優惠與補助。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是由約200家在大陸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組成的私有非營利組織,去年8月底發布的「2019年度會員調查報告」,其中一題,詢問會員是否已經或計劃將生產搬離中國(大陸)時,2019年有87%答案是否定的,10%想要搬到其他地方,僅有3%會員想要搬回美國。但已經或計劃將生產搬離大陸的比例達13%,已創下近年的新高。

產業搬遷障礙多

不過產業區位調整並非易事,考量的因素繁多,即使有許多獎勵誘因,也未必有效果。本文以為,美日政策可能面對以下幾個挑戰:

首先,高度依賴大陸完整的產業鏈:由美國企業帶動的全球生產網路系統,建構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支撐起快速、低廉與高效的高度分工的生產體系。而世界許多產業的產業鏈均設於中國大陸與其周邊區域,讓諸多產品能在一定範圍內取得關鍵零組件,目前移出大陸的製造業,多數製造基地(如越南、印度與台灣等)仍高度仰賴大陸的產業鏈。美商若要將大陸基地移回美國,不光是將產線轉移,尚須原有的產業鏈配合,也要跟著一併大調整,難度相當高。

其次,美國缺乏技術性勞工:在歷經約40年的產業供應鏈移轉過程中,美國製造業大量流失,相關的技術工人也跟著消失,蘋果原本有意將部分產線移回美國,鴻海等代工廠評估之後,就發現基層技術勞工缺乏問題,而難以大舉落實。

第三,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大陸消費成長快速,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消費市場,其中汽車、酒類、奢侈品與手機等產品消費,大陸均是全球第一,許多外商在大陸設廠,就是著眼於大陸內需市場,根本不會考慮遷回母國。甚且還有許多外商大舉前往大陸設廠,其中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就是顯例,2019年底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2019年1月7日工廠正式開工,同年12月30日就已完工,不到一年就完成工廠的建設,而且已經進入量產階段,就是要搶占大陸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市場。引用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發布的「2019年度會員調查報告」,絕大多數(95%)的受訪會員企業在大陸投資是為了進入國內市場。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企業在中國投資是為了向其他地區或美國出口,足見在華美商從事出口的數量已經相當有限。

最後,代工廠才是關鍵:許多產業已依賴代工廠進行產品組裝,尤其是ICT產業更是如此,台商扮演重要角色,根據「2018年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排行榜」,前十大企業台商就占有四家,美商僅有一家,前50名企業中也多達15家台資企業。因此,若無法將代工廠納入,製造業回流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戰略性產業優先落實

從上述的分析可知,勞力密集產業壓力最大,以輸美為主的產線最有可能外移,轉移地點仍以鄰近大陸供應鏈的東南亞與印度為主。即使如此中國大陸目前仍具有完整的供應鏈、技術性勞工與龐大內需市場等優勢,預計在短期的十年內尚難撼動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

不過,在短期上,基於國家安全與整體利益,對於戰略性物資仍會優先調整。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在此次疫情深受衝擊,對於重要零組件、醫療物資與藥品等產業,已決心不再全以成本考量,以國家的力量支持相關企業回本國生產,即使無法直接在本國設廠,也會將部分產能移出中國大陸,分散至東南亞或是中南美洲,進行產業鏈重組,避免將產線完全設於單一產地,以降低供應鏈風險。

長期而言,供應鏈去中國化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逐步調整供應鏈移出大陸,加上智慧製造的技術不斷提升,透過IOT、AI、機器人、5G與大數據等技術快速發展,技術人力需求大幅降低,無人工廠也逐漸普遍,生產製造朝向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產業邁進,產業轉移門檻下滑。川普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2017 Tax Cuts and Jobs Act)就包含鼓勵企業購買更多的自動化設備,有助於製造業回流。在疫情衝擊下,加強大陸外商製造業轉移的決心,將會進一步造成大陸產業外移,長期對中國大陸經濟將產生負面的衝擊。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COVID-19幫台灣年省百億?腸病毒、流感劇減,醫嘆:明年就破功
這場病毒揭開日本長久以來的「社畜文化」弊病
職場上你要的不是公平,而是被主管偏愛特權
兩面討好的蔡蘇政府官員
美、日、澳等國為何不直接提案支持台灣參與WHA?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