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男嬰確診先天性梅毒 爸媽檢驗都陽性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1日電)疾管署今天公布1例先天性梅毒病例,為2個月大男嬰,父母抽血檢驗梅毒均為陽性,媽媽定期做產檢,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後期至生產前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所致。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台灣確診1例先天性梅毒確定病例。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向媒體說明,個案為2個月大男嬰,因今年6月上旬發燒至攝氏40度就醫,就醫時有皮膚紅疹、色素沉著及長骨出現骨質異常症狀,醫師通報為疑似先天性梅毒,後經檢驗確診。

曾淑慧表示,嬰兒確診後,醫療團隊回過頭對孩子的爸爸與媽媽抽血檢驗,證實梅毒均為陽性,一家3口一起接受治療中,其中寶寶的媽媽孕期第12週、第32週定期做產檢,梅毒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32週後至生產前的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梅毒所致。

曾淑慧指出,孕婦應於懷孕前期及後期產檢接受梅毒篩檢,感染梅毒孕婦應即接受治療,避免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新生兒可能因媽媽得到梅毒,懷孕初期未接受適當治療,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甚至嚴重會導致早產,或新生兒死亡。

根據疾管署統計,這名2個月大男嬰為今年第2例先天性梅毒個案。曾淑慧說,從2016至2023年每年約1至2名先天性梅毒確診個案,未有增加趨勢,顯示孕婦定期產檢梅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疑似個案追蹤通報等,執行措施見效。

曾淑慧表示,台灣梅毒2023年疫情較2022年上升2%,淋病增3%;依年齡層分析,15至24歲族群梅毒、淋病增幅最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感染人數雖然相對少,但增幅卻明顯高於男性,女性梅毒2023年較2022年上升21%,女性淋病增加8%。

曾淑慧提醒,性傳染病症狀不一定明顯,預防性傳染病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措施,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搭配水性潤滑液、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定期篩檢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多管齊下才能有效預防感染性傳染病。(編輯:管中維)1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