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男規律運動卻昏倒,心臟為什麼會突然「罷工」?

一名60歲男性規律運動,也沒有三高病史,某天竟無故暈倒,就醫後才發現罹患「房室傳導阻滯」,會讓心臟突然「罷工」。房室傳導阻滯是什麼疾病?如何自我察覺?

一名60多歲男性高階主管,平時有規律運動習慣,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僅有心跳較慢的狀況。近期卻開始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半夜起床上廁所還曾昏倒。後續經醫師檢查,發現在睡覺時心跳竟暫停超過8秒,確認為嚴重可能猝死的「房室傳導阻滯」。好在後續立刻安排手術,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才順利讓心臟運作「上軌道」。

房室傳導阻滯分三度,症狀有哪些?

房室傳導阻塞各階段,其實可以感情狀態來做比喻。圖片來源 / 醫生漫畫家阿毛提供
房室傳導阻塞各階段,其實可以感情狀態來做比喻。圖片來源 / 醫生漫畫家阿毛提供

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身體健康的成人平均靜態心跳每分鐘約60~100下,隨活動量增加,心跳也會跟著加速。當心房與心室間的訊號傳遞出問題,出現房室傳導阻滯,就有可能因房室收縮不同步,導致心跳不穩定或變慢至每分鐘低於60下。

房室傳導阻滯分三度:

一度:心搏脈衝傳導速度比一般心搏來得慢,但通常不會引發症狀或身體不適,臨床上多以觀察為主,不用治療。

二度:部分心房脈衝無法傳遞至心室,導致脈搏不規則。醫師將針對患者出現症狀與否,評估有無需要裝置人工心臟節律器。

三度:心搏脈衝無法傳導,須使用人工心臟節律器,避免患者出現生命危險。

當心跳過慢,血液無法順利輸出,將引發易喘、呼吸困難、暈眩、冒冷汗等一系列症狀。不過,白天受自律神經影響,出現心搏較緩時,活動一下就可稍微改善。夜晚則因主要是副交感神經作用,心跳速度本來就比白天更慢,讓症狀變更明顯外,半夜如果起床上廁所,從躺平快速變站立,就容易出現「姿勢性低血壓」,血液一下子打不到腦部導致暈倒。

心跳慢就得治療?醫師:符合這3情形才需要

房室傳導阻滯的主要症狀是心跳過慢,但心臟跳得慢,就一定需要治療嗎?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指出,房室傳導阻滯不是單獨存在的疾病,通常是合併其他像冠狀動脈心臟病、竇房結及房室結缺氧等情形,導致房室傳導異常。潘俊伸則表示,年齡超過50歲以上,愈年長也愈有可能發生傳導阻滯的情形,患者可能也不自知自己有心臟跳得慢的問題。

在診斷患者的房室傳導阻塞嚴重程度及是否須治療時,除心跳慢外,也會考量症狀及心臟暫停時間等要素。圖片來源 / Freepik
在診斷患者的房室傳導阻塞嚴重程度及是否須治療時,除心跳慢外,也會考量症狀及心臟暫停時間等要素。圖片來源 / Freepik

陳冠群指出,當患者心跳過慢且同時有以下狀況時,就應提高警覺是否有可能是房室傳導阻滯:

1. 白天心跳暫停超過3秒,晚上超過4秒。

2. 已透過血管攝影等方式,排除血管阻塞問題。

3. 目前未服用 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或鎮定安眠相關藥物。

心臟跳太慢不易發現,擔心突猝死如何自我覺察?

心臟跳太慢,發出的求救訊號並不明顯,往往難以自我察覺。因此潘俊伸指出,若懷疑有心臟方面的問題,應透過「規律體檢」定期至醫療院所做靜態心電圖。也可在健檢時詢問是否可配戴24小時心電圖,或長天期心電圖做檢查。平時在喝足量的水及攝取充分的營養外,也應避免吸菸、熬夜、過量飲酒等不良習慣。

若有出現相關症狀,經醫師檢查評估須裝設人工心臟節律器,其實也不用太緊張擔心。因目前人工心臟節律器技術已進步不少,除5~10年要換一次電池外,僅需多注意安裝後手術傷口的護理,以及注意磁場較強的環境例如機場安檢門、高壓變電箱等。

延伸閱讀:

傷口紅腫熱痛小心!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致死,正確清潔4步驟防感染

維生素D食物排行公開!維生素D功效、攝取量一次看懂

吃大餐還更瘦?3技巧「作弊」減重,想吃就吃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