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國際失智症日】聽損是造成失智症主因! 專家籲將聽篩納入定期健檢防失智
聽損竟是導致失智症的主要原因!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佔其中8.2%,排名第一,而據估計,目前全台潛在聽損人口超過200萬人,專家建議,衛福部在擬定失智症防治政策中,應該納入聽力篩檢,以期早期預防失智。
每年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國際失智症協會指出,「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但證據顯示,40%以上的失智症可透過可改變的風險因素來延緩或預防的。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佔其中8.2%,排名第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未矯正的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與其他大腦的病理性變化,輕度聽力損失會使失智症風險增加1倍,中度損失會使風險增加3倍,聽力嚴重受損的人患失智症的可能性要高出一般人的5倍。研究也指出,配戴助聽器可使聽損者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減緩48%,同時降低老年憂鬱症等疾病的風險。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振吉表示,老化疾病患病率聽損居第4高,僅居於關節炎、高血壓與心臟疾病之後。因為聽損為不可逆,且與失智症、憂鬱症密切相關,即使輕度聽損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建議聽損早期就應該採取積極聽覺介入策略,以減緩認知功能退化。他指出,目前助聽器仍然是高齡聽損的主要選擇,對於重度聽損患者,人工耳蝸則是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雖然目前衛福部依據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7大策略,公布我國「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2018-2025年)」,當中包含「降低失智風險」的行動方案,但僅提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體能活動、吸菸飲酒等風險因子,卻忽略了首要風險因子「聽損」。
因此,多位產學醫專家共同呼籲,除了民眾對聽力損失與失智症關聯的認知仍待提升,也建議政府在失智症防治政策須納入聽力篩檢以早期預防失智,更重要的是推廣助聽器使用的必要性,透過及早發現高風險因子及矯治,期能有效降低失智症醫療照護成本及社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