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將他們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太過侮辱其中一位。他們兩人最重要的交會,只有在2008年11月3日早上7點30分。這一天、這一刻,是蘋果與米果的最後決戰時點,中國時報集團董事長余建新,把中國時報、工商日報、時報週刊、中時電子報、中天電視、中視,全數出售給以米果起家的蔡衍明。旺旺的蔡衍明,擊敗壹傳媒的黎智英。
有個男人,在臉書上發文,向網友取暖,提到他有3歲、2歲的男孩,女友懷孕,每天他都給女友400元當三人的餐費,據說每個月還要繳交2萬元貸款,但是,女友覺得委屈,於是他上網詢問網友,「跟我在一起有這麼委屈嗎?」而最後、最致命的一句話是「沒工作的人永遠都不知道工作的人有多累。」
關於台南發生的性侵害悲劇,請不要再扯男人的動物性、晚上不要走在暗處、女生要結伴才安全、衣服穿多一點才不會財不露白之類的鬼話,這真的是鬼話,原因是,這件悲劇以及千千萬萬的其他鬼故事,已經證明了,在家,會被闖入、走路,會被擄走、穿得多,一樣被覬覦。這些被害人,就是遇到了,不論他們的日常做什麼選擇,這些人要攻擊,就是會動手。
康軒違法解雇員工的事件,涉及了兩個問題:首先是公共衛生議題,其次是公司霸凌議題。勞資雙方雖然已經就違法解雇的問題達成和解,但是公共衛生與公司霸凌,這兩件攸關公益的議題,康軒始終沒有正面回應,特別是董事長本人幾乎神隱,完全不做道歉與說明。
所有的略誘,發生的時候,幾乎都是難以挽回的時候。家裡有女兒的爸媽,這兩天最揪心的新聞,應該就是有個小女孩被網友帶走的消息,雖然已經找到,但是還是引起很多人的共同恐慌:下一個會不會是我女兒或兒子?
李前總統過世三天了,許多人或許還不明白,為什麼他可以獲得這麼多人的支持,當然,也有某些人急著道喜。然而,無論是不是喜歡他,他曾經是大正年間的日本公民、在23歲加入共產黨、45歲還未加入國民黨,也才取得博士學位,48歲還在農復會當技正,20年內,竟然擔任遙不可及的國民黨主席與總統,肯定有過人之處。1988年到2000年這12年間,台灣民主化的進展與台灣未來的定調,他是最關鍵的人物。他的人格與一生,肯定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沒有李登輝前總統的存在,台灣現在的民主雖不至於茹毛飲血,但大概與已知用火也相距不遠。想想當年如果是林洋港、邱創煥、陳履安、郝柏村等人擔任副總統,蔣經國過世後就是由他們其中一人接班,現在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
關於香港國安法的「不論你在哪裡、不論你哪國人,只要鼓吹分裂中國,特務就可以抓你」的規定,許多人擔心會不會出國就被抓?到香港就不必說了,如果是到「與中國簽署引渡條約」的國家,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呢?
國民黨立委終於認真了,因為立法院29日要召開臨時會,審查提名陳菊等人擔任監察院長與委員的議案,有20名立委突然破壞門鎖,非法進入立法院議場,目前據說至少要佔領三天三夜以上,直到民進黨政府願意撤回提名為止。
歐盟經常譴責其他國家實施死刑,在這次的全美示威暴動中,也譴責白人警察使用過度武力殺害黑人,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都可以嘲諷美國陷入動亂。可是,新疆集中營毀了多少伊斯蘭教眾的家庭不說,香港即將實施中國為他們制訂的國家安全法,往後只要被認定為分裂國家、顛覆政府的行為,就會被消失、被處死、被凌虐。現在的香港,已經有多少年輕人被警察以性攻擊、暴力壓制、莫名「自殺」的方式處理,以德國總理梅克爾為首的這些歐盟政治人物們,有評論過什麼嗎?
「你還有一個兒子,不要難過,況且你另一個兒子看起來過得還不錯,人生也是圓滿了。」偶爾有人會這麼跟她說,她則是笑笑的沒有回應什麼,最多就是回應一句話:「唉唷,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
從今年二月以後,許多人的生計,確實因為疫情受到影響,因此政府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紓困方案,提供給需要的人領取,但是這兩天的情況,還是有些想法可以分享
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朋友寫訊息給我,有些只是純粹想要找個樹洞說話,有些則是詢問我生涯、感情、工作規劃的問題,有些則是與我的工作有關,也就是訴訟。這些訴訟問題裡,有許多萬年考題,而且充滿誤解。基於希望大家不要以訛傳訛,我把最常詢問的家事問題列下來,下回我們來討論繼承。
在2019年的7月3日晚上8點許,有一位鄭姓男子搭乘台鐵列車到嘉義站,因為無票搭車,跟列車長爭執,列車長無奈之下,只能請鐵路警察局嘉義派出所警員李承翰上車處理,但是鄭男以工作用尖刀刺傷警員腹部,李承翰於是被緊急送往嘉義基督教醫院急救,第二天不治身亡。
到底更換防疫指揮中心的指揮官會不會讓現在的防疫工作更好?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議題,因為並不是陳時中部長英明神武,而是他在適當的時機,持續的展現符合人性且溫暖的高度。全國民眾現在可以團結,不至於有太多的混亂,主要的因素是因為他。抗疫不是靠權力,而是仰賴領導人的說服力、影響力。
首先,你得確定自己的公司原本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不論是方向、經營策略、金流等等,如果是早就出狀況,只是現在雪上加霜而已,那還是早日收手比較好。同樣的道理,身為員工,如果不是因為公司營運真的出問題,而是本來就無心在這個工作上,那麼疫情就是一個機運,讓自己休息一陣子,找出自己真正喜歡而且擅長的工作。這段期間,可以嘗試去找職業訓練的相關機會,幾個月(?)以後,當壓抑的經濟能量爆發,就是復活的時候了。
基本上,關於防疫,就是一種科學,而不是憑感覺。雖然我憑感覺大概知道,許多國家沒新增病例,是因為「本宮乏了」,輕症不驗,重症銷毀,當然沒有新增病例,只是代價就是「病毒傳來傳去,傳不停不知道何時能平息。病毒傳來傳去,傳不停只相信沒事如往昔」。因此,如果要做到徹底防疫,就是相信專業與科學。這就像是我的當事人一樣,我在幫你訴訟,你就要聽我的,是我每天離婚還是你每天離婚?
在遙遠的中國戰國時代,有個人叫做郭開,他是趙悼襄王太子時期的陪讀,和趙悼襄王關係匪淺,兩人還傳出了「戀情」。趙國在長平之戰以後,雖然損失慘重,但還是有李牧、廉頗等強將,讓秦始皇非常忌諱。為了順利幹掉這兩個將領,秦國重金收買了郭開,讓郭開在趙王面前進讒言,在郭開的努力下,趙國大興土木,浪費國力,趕走廉頗,而且在廉頗想回國效力時,阻止他回來幫忙。更派遣刺客暗殺李牧,最後趙國就在無將可用的窘境下,被秦國滅亡。
因為歐美疫情轉為嚴峻,而中國竟然奇蹟式的已經回復常態,台灣的確診人數開始暴增,於是開始有人囤積物資,包括全聯、好市多、家樂福等大型賣場都人滿為患,架上食物除了三色豆以外,可能都一掃而空。但是,現在應該囤積的,真的不是食物,你該囤積的是下面的東西
因為瘟疫,我們進入了一個全球化時代以後的巨變時期,其他國家紛紛關閉邊境、限制非必要的活動。至於國內,所有外國人限制入境,只要出國,回來就是檢疫14天。大型活動,例如國際書展也已經宣布停辦。過去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在這次嚴峻的疫情快速蔓延之際,似乎什麼奇觀都可以看得到,例如油價、金價持、股市持續無限下跌,好像已經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