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爆排程、補償趨嚴、基金排擠⋯⋯COVID-19疫苗救濟的骨牌效應

2021年6月15日,台灣開始為各縣市75歲以上老人施打COVID-19疫苗。圖為當天接種的民眾。(攝影/楊子磊)
2021年6月15日,台灣開始為各縣市75歲以上老人施打COVID-19疫苗。圖為當天接種的民眾。(攝影/楊子磊)

文字/陳潔;攝影/楊子磊、陳曉威、林彥廷;設計/黃禹禛
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張詩芸

全台近8成的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也在短時間內,出現不少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的個案,而通報個案中有約2成、逾4千件提出疫苗受害救濟申請。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緊急狀況下,這支疫苗罕見在未正式上巿時,即先以緊急授權的EUA方式施打,對其可能副作用和傷害了解有限;衛福部修訂了《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更改判定條件,致使從審議排程、救濟權益到基金分配,引發連串骨牌效應。

2021年3月22日,由行政院長蘇貞昌帶頭接種首劑COVID-19疫苗,短短一年,全台一共接種4,900多萬劑疫苗,二劑接種率高達78%,三劑疫苗也已近50%。

全台已有近8成的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也出現不少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的個案。而不良反應個案中,有約2成、4千多件提出疫苗受害救濟申請。截至2022年3月10日最新進度,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第175次審議「COVID-19疫苗審議結果」,共累積完成審理351件,其中47件判定「相關」或「無法確定」,總救濟金額約1,217萬元;304件判定「無關」,但其中39件給予醫療補助或喪葬補助費,金額約1,112萬元。

最早開打、前兩劑累積劑量最多的AZ,打了超過1,500萬劑,目前獲得受害救濟補償的個案最多,共有37件救濟案件判定相關或無法確定,總賠償金額約1,059萬元;其中,一名台北巿的死亡個案,專家判定本身原本沒有慢性病病史,也沒有任何固有疾病史,足以引起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接種疫苗後卻因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併發腦出血致死,而出現時間在疫苗接種後併發症合理時間範圍內,被審議委員判定死亡和與接種疫苗相關,獲得最高的600萬元救濟。而莫德納(Moderna)疫苗救濟案件判定相關或無法確定也有7件,總救濟金額達154.5萬元。

COVID-19疫苗救濟案件與金額表
COVID-19疫苗救濟案件與金額表

不過,目前COVID-19疫苗的審議案件,有近87%的案件都判定無關,VICP召集人、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邱南昌回應,是因為民眾提交申請救濟太簡單,導致有太多無關的案例來申請。

VICP至今審議完成的案例,更不到申請的8%──全面大量接種的COVID-19疫苗,在緊急疫情而緊急授權上路的接種政策、救濟手段,加上衛福部疫苗救濟的新法上路,引發審查塞車、救濟受限及基金排擠等連串骨牌效應。

效應一:疫苗救濟審查大塞車,4千多件仍待審

為擴大疫苗接種率,各縣市政府皆設置普及和大型接種站。(攝影/楊子磊)
為擴大疫苗接種率,各縣市政府皆設置普及和大型接種站。(攝影/楊子磊)

根據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截至2022年3月28日,共有18,530件疫苗接種後發生不良事件的通報案件。通報僅是提供政府個人接種疫苗後的症狀作為監測資料,民眾若想進一步申請疫苗救濟補償,則需向地方衛生局提出申請。

截至2022年2月17日,一共有4,485件疫苗救濟申請案件。根據「COVID-19疫苗審議結果」,及3月10日釋出的最新審議會議紀錄,VICP目前僅完成審理351件,其中判定「相關」18件、「無法確定」29件,「無關」則有304件佔最多數。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現任VICP委員林欣柔補充,同樣為了加速流程,目前COVID-19疫苗的審議方式分成兩個階段,由3位委員(含醫療委員與非醫療委員)針對個案資料先進行「集中鑑定」,初步判定有關、無關或無法確定後,再拿到VICP審議會議上討論。

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表示,由於COVID-19疫苗申請救濟的案件量太大,目前的審議速度確實較慢。為了增加效率,衛福部委託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協助地方衛生局,負責調閱民眾病例等行政內容;VICP會就死亡個案、嚴重個案先行討論。

效應二:用常規疫苗救濟方式審議EUA疫苗,標準過於嚴苛

除了審查大塞車,COVID-19疫苗與過去常規疫苗相比,不管是安全性、不良反應資料都遠遠不足,民眾需要承擔更多風險,因此不少國家針對COVID-19疫苗,採特別立法或另開救濟基金來應對。

但台灣採取與常規疫苗完全相同的法條與審議方式,甚至在近3年內2度修法,加強疫苗與副作用「無關」的標準,讓救濟條件愈來愈嚴格。

COVID-19疫苗當初為了應急使用,各國選擇調整疫苗審核標準,允許藥廠在臨床三期期中試驗完成後,就以緊急授權(EUA)的方式接種。比起其他疫苗都已使用數十年、也有大量上市後監測數據,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不良反應,都有待全球民眾接種後才能慢慢收集資料。

專長醫療法律與政策的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劉宏恩認為,疫苗救濟的審查標準,常規疫苗與EUA疫苗不應相同:

「一般疫苗多半已經接種數十年,有很多通報資料、也有上市後的第四期監測數據,這樣的疫苗要救濟都不容易,更何況EUA疫苗是連實證資料、施打時間、通報資料累積都遠遠不足。」

劉宏恩說,傳染病的疫苗特性是需要愈多人接種才有意義,尤其COVID-19疫苗在推動的過程中,部分族群是被以「半強迫」的方式要求接種疫苗,來保護更多的人,包括醫護人員等39類人士,需要接種完兩劑疫苗,否則將以高頻率採檢替代;民眾進出八大場所也須出示二劑疫苗接種證明,3月27日指揮中心更宣布政策加嚴,需提供三劑疫苗証明。劉宏恩認為,「強制性高的疫苗,更應該至要用更寬鬆、審議更快速的救濟條件。」

他強調,疫苗救濟補償制度,之所以是「補償」而非「賠償」,是因為制度不強調藥廠有故意過失的問題,重點是維護民眾對於疫苗及政府的信心,讓民眾願意接種。

效應三:救濟基金未獨立,恐排擠其他疫苗救濟資源

全球因應緊急疫情,COVID-19疫苗罕見在未正式上巿時,即以緊急授權(EUA)方式施打。圖為高端疫苗,第一個通過台灣EUA的COVID-19本土疫苗。(攝影/陳曉威)
全球因應緊急疫情,COVID-19疫苗罕見在未正式上巿時,即以緊急授權(EUA)方式施打。圖為高端疫苗,第一個通過台灣EUA的COVID-19本土疫苗。(攝影/陳曉威)

林欣柔說,不同國家針對COVID-19疫苗的救濟基金有不同的作法。美國針對COVID-19的所有產品,包括疫苗、藥品、醫材等相關救濟支出,是採用公務預算(註1)的「對策傷害補償計畫」(CICP),而非一般常規疫苗(註2)的基金。

註1:CICP出自於2005年頒布的《公眾準備和應急準備法》,此法是為了保護藥廠,讓他們得以對因應公共緊急事件而開發的產品免責。但CICP在美國也受到挑戰,因為短期內政府無法做出不良反應表單,民眾需要自行舉證出更明確的因果關係,讓補償標準高於過去的常規疫苗而引起爭議。

註2:常規疫苗是由VICP負責,審議方式是由民眾舉證、主管機關設有不良反應症狀表單,只要接種疫苗後發生的症狀符合表單,就給予救濟。

美國認為,原本疫苗救濟基金應是處理成熟的嬰幼兒預防接種疫苗為主,但是如果讓一個不成熟的EUA疫苗也加入,會排擠掉其他疫苗的份,把兩者基金分開,才能讓原本的制度正常運作。林欣柔解釋:

「假設原本的救濟基金用來處理麻疹疫苗,可是現在加進了COVID-19疫苗,前者一年打20萬人、後者可能是幾千萬人,勢必會有更多給付的需求,那就會把原本的pool(水庫)變小了啊!」

「台灣是在冒險,假設今天COVID-19疫苗需要救濟的案子很多,就會面臨美國想要避免的狀況,」林欣柔說,只是因為目前多數審議結果都是無關,因此沒有發生基金排擠問題。

台灣COVID-19疫苗救濟的錢從哪裡來?負責採購和分配疫苗的疾管署似乎都沒有弄清楚。

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規定,藥廠要將疫苗賣給政府,每一劑疫苗需要付1.5元充作預防受害救濟基金。但是,COVID-19是全球緊急公衛事件,多數藥廠是因各國政府需求才投入研發、提供疫苗,要求藥廠照常規疫苗提撥,也並不合理。

再加上,政府取得的疫苗不見得直接向原廠採購。也有來自日本、立陶宛、波蘭、斯洛伐克、捷克等多國都捐贈,還有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民間採購後捐給政府的疫苗,要如何在合約中要求藥廠給付救濟基金?

但《報導者》兩度向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求證,他都表示「COVID-19疫苗救濟基金是由廠商支付」。記者再向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求證,薛瑞元才證實,COVID-19疫苗救濟基金,是由政府編列補足。

薛瑞元解釋,由於COVID-19的疫苗屬於EUA疫苗,當初政府在與藥廠簽訂合約時就有共識,這部分由政府編列特別預算來負擔。由政府與藥廠採購的疫苗,在洽談合約時,同時根據採買劑數,編列救濟基金。而由他國捐贈,或民間採購後捐給政府的疫苗,同樣在確定收到疫苗後,政府按照劑數將對應的金額,投入救濟基金裡頭。

不過,EUA疫苗的救濟基金,仍是放在常規疫苗基金裡一起用。

效應四:審議辦法兩度修法,讓疫苗救濟更為困難

2018年與2021年,衛福部兩度修改《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在這之前,審議辦法中針對「無關」的判定標準,是條列出5項不予救濟的狀況,包括發生死亡、障礙、嚴重疾病或其他不良反應與疫苗無因果關係、常見、輕微或可預期的接種後不良反應、因心理因素所致的障礙、證據不足致無法認定,或非因預防接種目的使用疫苗致生的損害。

兩次修法逐步限縮民眾受害情形與疫苗「無關」的依據。包括「若有醫學實證(註1)文獻,證明疫苗與受害情形無關,或醫學實證文獻未支持關聯」,則可認定無關、「醫學實證支持其關聯性,但發生時序並不合理,或綜合研判(註2)不足以支持其關聯性」,以及若無醫學文獻,則可衡酌醫學常理判斷認定無關。

註1:根據法規解釋,醫學實證文獻,是指以人口群體為研究基礎,且經過數年的追蹤後,發表於國內外期刊的實證文獻。

註2:VICP委員可參考受害者接種前後病史、家族病史、過去接種過去接種類似疫苗後反應、藥物使用、毒素暴露、生物學及其他相關因素所為的醫療專業判斷。

衛福部在審議辦法修法說明中指出,修法是參照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準則;但翻出該準則,並未看到有「醫學實證未支持其關聯性也是為無關」的內容。劉宏恩也表示,自己看完了整份內容,無法理解為何會藉由此份評估準則得到修法的方向。

林欣柔透露,這項新法標準確實成為VICP委員們判斷COVID-19個案受害情形與疫苗關聯的主要依據:

「因為以人口群體的大型醫學文獻來說,通常都要1、20年,長久且大量人口的研究,COVID-19的個案不太可能有這類文獻,但委員們若判斷兩者關聯性極低、又沒有期刊文獻支持時,就會以此判定無關。」

一名不願具名的VICP委員說,目前COVID-19疫苗審理的案件多半年紀較大且有很長的病史,在因果關係的判定上,只要有其他病史可以解釋其副作用情形,就會以過去病史來解釋死因或受害情形,「這對醫師來說比較可以接受。」

劉宏恩指出,多位注射疫苗後死亡的民眾,可能原本就罹患其他疾病,若以病史暗示死亡與疫苗之間無因果關係,這樣的說法過於輕率,「事實上,疫苗不良反應原本就包括因為疫苗造成民眾既有病情加劇,或快速惡化的類型。即便解剖初步發現死亡原因是主動脈剝離,但疫苗是否為誘發因子或加重因子,仍然有待釐清。」

疫苗救濟受害情形認定關鍵法條
疫苗救濟受害情形認定關鍵法條

效應五:VICP審議過程的公開透明性遭質疑,恐增加訴訟

一名VICP委員透露:

「在修法前,委員會的討論真的常會憑感覺,我們(委員)拿到個案資料時,偶爾會看到『家境不好』的註記,有時部分委員同情個案,就會提高醫療補助費用。有些個案則以『無法確定』名義,多少給一點補償;但這也時常收到民眾抗議,認為『既然是無法排除,為何補償金額這麼低?』而走上訴願一途,久而久之委員們就會選擇直接判定無關。」

WHO在2021年2月17日,針對COVAX所提供疫苗接種後的救濟,通過了一項「無過失補償機制」,讓COVAX平台中92個低收入、中低收入國家或經濟體,使用COVAX所提供疫苗而出現嚴重不良事件、死亡時,就可申請補助。這項補償計畫的宗旨是要「快速」、「穩健」而且「透明」,讓任何受害者在短時間內、更容易獲得公平的賠償。

台灣不在92個國家的名單之一,且長期有自己的疫苗救濟審議系統,但審議委員會討論過程的公開透明程度、一致性、成員代表性,在審議過程中都曾受到質疑。

以VICP小組的會議紀錄來說,不僅是採整理過、非逐字稿的方式呈現,部分紀錄就連基本資訊,包含個案接種的是哪一種疫苗、哪一個廠牌的疫苗等都沒有寫出,看完並無法增進理解。這難免讓民眾困惑:審議委員會判斷有關、無關或無法確定的依據是什麼?因而可能對「無關」的結果不服,進而走向訴訟一途。

打AZ疫苗後即出現心肌梗塞的51歲陳仕津,因未獲救濟核可,決定向行政法院提出訴訟;而他本身就服務於醫院,在新北市廣川醫院擔任營運長。

陳仕津接種第一劑AZ疫苗20天後心肌梗塞,被救回一命後他申請疫苗受害救濟,結果VICP判無關,訴願被駁回,正準備提出行政訴訟。圖為陳仕津疑似疫苗接種後足部出現的大片斑點。(攝影/林彥廷)
陳仕津接種第一劑AZ疫苗20天後心肌梗塞,被救回一命後他申請疫苗受害救濟,結果VICP判無關,訴願被駁回,正準備提出行政訴訟。圖為陳仕津疑似疫苗接種後足部出現的大片斑點。(攝影/林彥廷)

2021年5月,陳仕津施打了第一劑AZ疫苗,全身出現紅斑、劇烈頭痛,持續到第20天突然昏迷,所幸當時人就在醫院上班,救回一命,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及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他立刻提出疫苗受害救濟申請,雖然在醫院工作,但病歷搜集過程冗長,歷時110天才進入審議程序。10月21日,VICP審議結果為無關,理由是因病歷資料有高血糖與高血脂病史,但他不接受,認為自己過去從未有過相關心血管疾病就醫紀錄,VICP拿到的僅是健檢資料。

「整個審議過程中我沒有收到任何的諮詢,我的就醫紀錄也非常單純,怎麼就憑著我健檢資料,就認定打疫苗和心肌梗塞無關?」陳仕津認為,審議的時間應該要快速、過程也要透明,才能讓民眾信服。

陳仕津更指陳,自己身為第一線醫院人員,屬於最早接種疫苗的族群,在當時連醫院都沒有收到相關的疫苗接種作業指引,更不要說疫苗救濟的宣導資訊,「即使是對於醫院工作者,也不見得分得清楚藥害救濟跟疫苗救濟兩者不同,更何況是一般民眾?」

陳仕津因為在自己Facebook上詳述,從2021年6月提出疫苗受害救濟後,到審議結果出爐的過程。他表示,至少有數十人看到他的經歷後向他聯繫,且不少為家屬疑似接種後死亡的個案;他也試圖號召有同樣疑慮的人站起來發聲,一週就接到了4、5位來信。

效應六:審議委員「吃力不討好」,公親變事主

台灣與美國疫苗救濟程序上最大的不同,在於美國是由民眾舉證、衛生主管機關調查,VICP只負責裁判。雖然必須要由民眾找證據,但政府為了減輕民眾負擔,通常會直接列有疫苗常見不良反應症狀表單(Vaccination Injury Table),採用SOP的方式,若民眾打了某種疫苗,出現的不良反應有列在表格中,且時序合理,就直接給予補償,標準規定和流程明確。「這樣的審議方式是非常公開、透明的,」劉宏恩說。

劉宏恩指出,美國對於疫苗救濟裁定的標準,2005年在聯邦巡迴法院有個判決「Althen案」很關鍵,雖然此案沒有進展到最高法院,但目前在巡迴法院並沒有被推翻,法院採用的疫苗與受害情形相關性認定條件只有3個:

  1. 民眾提出足以說明疫苗施打與不良反應關聯的醫療理論。

  2. 提出合乎邏輯的方法,說明個案是因疫苗接種而受到不良反應。

  3. 說明疫苗施打與受害情形間有時序關係。

但台灣的VICP,得負責所有舉證、逐案審議、決定補償金額等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劉宏恩說,不僅VICP費時費力,對民眾來說,沒有辦法參與審議過程,如果真的對結果不服要提出上訴,也無法得知審議小組、衛生局當時是以哪些資料作參考。

劉宏恩說,台灣可以思考參照美國作法,建立常規疫苗的不良反應症狀表單來加快審議速度,不僅讓審議更加公開透明,同時避免因為COVID-19疫苗的審議案件太多,讓其他疫苗的審議速度變慢。更重要的是,VICP也不會「公親變事主」,負責所有舉證責任跟審議工作。

邱南昌也同意,「VICP確實為民眾做得太多了,」過去也曾討論是否參照美國模式,由民眾來舉證。但邱南昌認為,雖然美國程序明確,但若以救濟結果來看,「如果參照美國的不良反應症狀表單,對應台灣過去給的補償,一大半都不會給,我們這麼做是在為民眾爭取權益。」

林欣柔解釋,美國VICP的補償屬於「補大不補小」,且認定採取所謂「優勢證據」,關聯性要超過50%:

「美國是你的證據要能說服我疫苗與受害情形有因果關係,一旦有優勢證據,給錢會很乾脆,該賠多少賠多少,不會打折。但台灣不一樣,台灣幾乎都補償少量金額,救濟認定結果確實比美國來得寬鬆。」

建議:證據關聯性畫在哪裡?應立法訂定明確標準

目前COVID-19疫苗的實證資料非常不足,證據關聯性要畫在哪裡,與社會價值取捨有關,應經過充分討論,立法訂定明確標準。(攝影/楊子磊)
目前COVID-19疫苗的實證資料非常不足,證據關聯性要畫在哪裡,與社會價值取捨有關,應經過充分討論,立法訂定明確標準。(攝影/楊子磊)

林欣柔說,在VICP討論過程中也有委員提出疑問:COVID-19疫苗的實證資料非常不足,真的可以確定無關嗎?「我也同意這樣的想法,尤其在看到近年幾個民眾不服審議結果、告上法院的個案,我認為問題應該在於整個制度的界線要怎麼切?也就是什麼程度的因果關係應該要給予補償?」

「醫學上判斷的關聯性,是極低的10%?還是中間值50~60%?切在哪個地方我們認為可以給予相關或無法確定的補償?還是說關聯性愈低,可以用打折的概念來計算補償金額?」林欣柔說,台灣民眾比較傾向認定有因果關係,然後盡量都補償,補償金額可以很低,幾千到幾萬都有。

由COVID-19疫苗救濟金額來看,VICP認定與疫苗「無關」但給予醫療補助的金額約1,112萬元;幾乎與判定與疫苗「相關」、「無法確定」的救濟金額1,217萬元相當。不過,許多民眾在意的不是「有沒有給錢」,而是「有沒有審慎看待」他們出現的疑似不良反應和疫苗可能的關係。

此外,關聯性認定的界線、給予補償的標準要定位在光譜的哪邊,林欣柔直言有好有壞,但台灣要採取哪一種作法,都需要仰賴立法者訂定明確的標準:

「因為這牽涉到價值取捨,社會多看重接種疫苗者的犧牲?社會決定如何補償這個人的損害?這是社會的集體決定,不該是VICP該決定的事。」

以死亡救濟金額來說,目前範圍定在50~600萬元,審議小組在判斷個案受害情形與疫苗關聯性後,還需決定補償金額,「這讓我很不安,因為我是在取代立法者、司法者的角色來做決定,」林欣柔說。

薛瑞元則強調,新修的疫苗救濟審議並不嚴格,但由於COVID-19疫苗的資料較不足,衛福部在審議時,會隨時監測新相關證據資料作為審議認定參考,再滾動式調整。

【變調的疫苗救濟制度】系列報導

1986年,桃園一名男童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後出現類小兒麻痺症狀,雖無法證明是否為疫苗所引起,但疫苗廠與家屬達成和解,因而催生出台灣預防接種救濟制度。由於疫苗必須透過集體接種,才能達到群體免疫或增進公共利益效果,但疫苗對少數個人可能存在未知的風險,救濟制度針對特殊受害者的救濟,真正目的在於消除民眾對預防接種可能導致副作用的疑慮,而能鼓勵民眾配合接種政策。

然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3年內2度修法,明定副作用與疫苗「無關」情形的條件依據,由原本政府舉證的責任轉移到受害家屬,救濟門檻增加,特別是2支新納入公費接種的疫苗:2018年台灣首支針對青少年族群開打的HPV疫苗、2020年全球緊急公衛事件下未正式上巿即全面接種的COVID-19疫苗,因醫學相關研究和個案少、不確定性高,成為修法下權益影響最大的族群,迫使疑似受害者走上司法途徑與政府打官司,不僅令疫苗救濟制度精神變調,更增加社會成本。《報導者》推出系列報導,剖析疫苗救濟制度的最新問題與挑戰。

看更多獨家授權文章
越洋專訪烏克蘭「平民戰士」:開戰後關鍵5天,他們如何互助、轉身抗戰
外送員的游牧人生:青旅床鋪上,300公分高的家
首份台灣本土研究出爐/他們,為什麼不打COVID-19疫苗?不同族群疫苗猶豫者卡關在哪裡?
綁債.黑工.留學陷阱》困在隧道的青春 在台烏干達學生的血淚故事
飆股時代:我們為何踏入那些無所不在的投資陷阱

我嚴防新冠肺炎
基隆將「類普篩」醫:病毒擴散 有點慢了
疫情擴散燒進校園 9縣市17校停課
疫苗保護力消退引爆疫情? 專家:群體免疫力剩六成
新北爆全新變異株 25處足跡跨7區 含家樂福、大潤發
無罩爽K歌被譙 柯文哲轟:規則很怪

◤防疫不鬆懈 防護品備齊◢
醫療口罩安心買 一片不到3元熱售中
75%酒精隨身瓶、洗手乳 多款特惠價
隨時消毒好習慣!酒精濕紙巾1抽免1元
病毒不留在家!大容量抗菌洗衣精限時9折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