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關稅減讓危機 分析:台海問題會更難解

▲中國財政部5月31日公告,將對原產於台灣的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圖為當年台灣反ECFA示威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財政部5月31日公告,將對原產於台灣的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圖為當年台灣反ECFA示威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財政部5月31日公告,自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中國國台辦、中國商務部也紛紛表態支持採取進一步措施,強調「有關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有外媒引述專家分析,直言已料到會面對北京更多施壓,但沒想到一開局就這麼差。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專家分析,北京應該不致於在賴清德任內,完全中止ECFA讓利,未來還會再慢慢出手,持續對台關稅減讓採取「絞壓、切香腸」手段施壓,並對開放兩岸觀光,採取拉鋸與互等對方讓步的手法。

分析也認為,中國加強經貿施壓時應當三思,畢竟美中關係是兩岸關係的「壓艙石」、經貿關係則是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融合劑」;眼下美中關係變數多,壓艙石已不穩,如果融合劑再減少,只會增加解決台海問題的困難度。

中國財政部5月31日宣布的內容,是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台中止的ECFA第二批關稅減讓,前一批關稅減讓是在去年12月21日,當時針對的是ECFA下的丙烯等石化業12項稅目產品。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台灣134項產品遭中止適用ECFA !胡錫進:相信台灣民眾能理解
快訊/中國又出手!台灣「 134項產品」 中止適用ECFA關稅減讓
中國中止134項產品ECFA關稅減讓 總統府喊:應拋棄政治介入市場

看更多相關新聞
陸再中止ECFA優惠134項 波及工具機
傳產中小企業 面臨關廠倒閉危機
總統府籲WTO架構下協商 經濟脅迫無助兩岸關係
陸學者:ECFA不會全停 給賴調整政策機會
CPTPP之路恐受阻 學者:報復措施將一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