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英國研究指出,氣溫每低1度,未來2個禮拜及1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分別增加2%和2.6%左右!心血管疾病像是個隱形炸彈,隨時都可能發作,尤其是長期三高控制不好者,秋冬季節更應注意,因為突然的低溫會使血管急遽收縮,導致血壓飆升過大,容易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和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心血疾病初期症狀廣 高風險族群...
冬天氣候乾燥,許多人都會感到皮膚乾癢,但當心是乾癬問題!王教授過去在大學授課,已屆齡退休,10年前身體開始感到輕微搔癢,也出現銀白色的皮屑,前往就醫後便馬上被確診為乾癬。但因為當時乾癬症狀較輕微,且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狀況下,王教授便有一搭沒一搭的治療,甚至...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十大死因中,跟心血管相關的疾病就有4項,但有些台灣男人卻是嘴硬?國內調查發現,男性心肌梗塞患者有近8成曾吸菸,卻在急性梗塞發作後,仍有3成5未戒菸;而男性在中風後,也還有2至3成未能戒菸,讓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直呼,民眾對吸菸造成心血管危險的認知仍然不足。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死因統計,包括:心臟疾病、腦血...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郵政醫院暨癌症關懷基金會資深營養師 黃淑惠 近來,越來越多知名人士因心血管疾病而病逝,許多人甚至因此無預期的過世,讓人惋惜!社會大眾開始關心自己的心血管健康,擔心心臟疾病來得無聲無息,徒留遺憾。而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上身呢?許多人認為,除了吃藥,更容易而安全的健康投資是吃保健品,也因此使得訴求...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忽冷忽熱的天氣,對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患者相當危險,1月10日寒流來台時,短短48小時就有126人,疑似因天氣太冷猝死,數字非常驚人!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提醒,提早找出心血管可能的未爆彈,儘早接受治療或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健檢平均年紀40.4歲 血脂異常比率竟有45.4% 康宏銘提醒,統計去年8至10月臨床健檢數據,在總計2,300位受檢者中,包含男性855人,女性1,445人,平均年齡40.4歲,血脂異常的比率高達45.4%,血壓偏高...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冬天冷得特別有感!年逾40歲就要小心了。國內最新健檢分析資料指出,國人青壯年族群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異常比率偏高,已經約有3成符合代謝症狀群的診斷標準,在一波波寒流接力襲擊之下,如果心血管疾病的未爆彈。 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今(20)日指出,該院分析去年8到10月健檢統計發現,在2300名受檢者中(其中男性855人...
【台灣醒報記者陳謙台北報導】「4成青壯年有心血管疾病風險!」隨著國人飲食日漸富足,近年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齡層大幅下降。尤其今年冬季較以往寒冷,心血管問題所引發的憾事接二連三,雖科技裝置有相關監測功能,但要揪出潛在風險,仍要至設有專業設備的醫療院所檢查較為妥當。 高風險群年輕化 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指出,過去二十年內,具有心血管疾病潛在風險的年齡層逐漸下降至40-50歲。主要原因在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外食頻率增加及三高族群人數上升、作息不正常等。種種...
...急性胰臟炎;另有其他因素會增加胰臟炎機率,包括抽菸、肥胖、糖尿病,其中,肥胖與糖尿病亦是慢性胰臟炎與胰臟癌的危險因子。8成的急性胰臟炎病人為輕度,約3至7天可出院。重度胰臟炎是指器官衰竭持續48小時以上,主要發生在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腎臟,危險因子包括60歲以上、肥胖(BMI>30)、有其他共病症、酒癮病人。王繁棻提醒,急性胰臟炎死亡率約2%,若持續器官衰竭的死亡率,則接近3成,不可輕忽。急性胰臟炎處置方式為積極輸液,輕度病人可進食清流質或流質,再轉為...
67歲劉先生,在寒流來襲的清晨竟冷到心痛,在睡夢中驚醒。經家人送醫急救,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心跳降到30下、血壓不到90,還有休克跡象,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打通完全堵塞的右冠狀動脈,接受兩次心導管手術,幾天後出院。醫師指出,溫差變化是造成心血管發病主因,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寇世菁報導)中國附醫內科部心臟血管系醫師陳科維表示,去年底到今年初,連續幾波寒流襲擊,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幅增加,急性[...]
...立春來臨之前天氣的轉折依然不穩定,酷寒也還沒完全過去,因此大家除了準備迎接春天的氣息,也不能忘記防寒保暖的工。心血管專科醫師林子興也整理了防寒5招,教大家平常如何抗寒,做好養生保健! 大寒平日保健 1.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運動會比較適合。 4.保暖保濕:這季節就是寒冷、乾燥,所以要做好保暖保暖,還要注意保持濕潤。 5.預防病發:此時心腦血管疾病、關節病變高發,老年人和易患病人群、有基礎病的人都應特別注意。 大寒養生飲食 林子興醫師表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
氣溫低要注意心血管疾病之外,冬天也是腸胃疾病的好發季節,醫師提醒民眾飲避免生食,特別是海鮮、肉類、蛋類等,應確實煮熟再吃,並注意食材的新鮮與衛生,才能遠離腸胃問題。(李明朝報導)冬天是腸胃疾病的好發季節,包括消化道潰瘍發炎惡化,或是吃壞東西感染腸胃炎,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余青殷表示,如果腸胃原本就有幽門桿菌感染,或消炎止痛藥吃太多而有潰瘍發炎,由於天氣寒冷,吃太熱太燙、吃太多太飽[...]
...緩慢上升高度、事先高度適應之外,建議上山前可先找專業醫師做諮詢評估或做健康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根據醫師建議使用適當的藥物及行程調整來預防高山症。王士豪也提醒,嬰幼兒、銀髮族或是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患者,由於在用藥策略及症狀應對上有特別的考量,因此上山前一定要先尋求醫師意見。 (圖片來源 / pixabay) 上山賞雪保暖別輕忽 醫師教你從頭到腳全防護 台灣人多住在位於亞熱帶與溫帶氣候地區,民眾...
...此外,更應該重視的是,更年期後的健康危機。錢政平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訊,女性在50歲以後,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80公分),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影響代謝,伴有血液三酸甘油酯和血糖濃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他提醒,中年以上的婦女,照顧家人之餘,應更也更應重視自己的健康,並積極採取行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及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讓更年期後也能健康輕鬆享受樂活的人生。 【延伸閱讀】 甲狀腺低下只會變胖而已?醫師籲...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超強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全台各地屢屢創下凌晨最低溫!隨著氣溫直降,早晚的溫差越來越大,許多民眾最常注意的是家裡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因為溫差過大而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肌梗塞外,還有主動脈剝離,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一旦發生,很可能會突然失去生命。 談到主動脈剝離,近來許多位名人因主動脈剝離而驟逝,讓人不勝唏噓...
...在外頭的年輕人,看了直呼好佩服。業者說,「很多客人其實他來這裡,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他都一直在使用這樣的設施。」另外有民眾喜歡三溫暖泡法,泡完熱水後,直接往冷水裡頭衝,其實這樣很危險,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不適合,建議民眾可以先泡腳,適應溫度後再泡腿及身體,循序漸進才安全。(民視新聞/孫慧娟、林樹明 高雄市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面臨56年來最嚴重旱災 水利署籲節水抗旱楊志良失言引眾怒 三任衛生首長戰火延燒五金行停業...
今年冬天寒流一波波來襲,氣溫驟降容易增加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風險,嚴重便有可能猝死,患有三高、抽菸、家族病史的高危險族群,更需注意心血管疾病的急性惡化。面對心臟疾病發作的風險,日常該要如何做好護心的準備? 護心撇步一: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經研究顯示,在進行規律運動後,能提升氧氣在體內的利用率,減少日常活動對心臟的負擔,規律運動不僅能提升心肺功能與生活品質...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根據2018年的食品產業年鑑統計,台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為1,367億元,而當中光魚油一項就佔了13億元!至於為什麼魚油特別受到國人喜愛,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民眾認為適度服用魚油,有助預防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魚油真有這麼神奇的作用嗎?梁家瑋營養師表示,
...讓心肌細胞因為缺血而壞死。 病況因人不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症狀,例如:有些人感到壓迫感或胸痛;有時會伴隨著肩頸、手臂、下巴或背部疼痛;有些人則會有呼吸急促、嘔吐噁心、頭昏眼花、冒冷汗或暈眩等症狀。 提醒有三高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持續發生超過10分鐘,且無法透過藥物或休息得到緩解,應立即請人協助就醫治療,千萬別置之不理,輕忽這些警訊,以免發生休克危及生命。 第2招:正確用藥降低風險 罹患心絞痛的病人可以透過藥品治療...
【早安健康/陳鉉煒醫師】由頭部特徵判斷心血管疾病機率如果有個掃描機器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僅僅做臉部掃描,其他檢查通通不用,就馬上告訴你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心肌梗塞的機...
「我習慣睡前喝一杯紅酒比較好睡又能保護心血管。」相信很多人已經把「睡前小酌」當成創造睡前儀式感的一種方式,但真…
天氣真的好冷!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今(1月12日)表示,受到寒流持續影響,今天白天到明天清晨將是寒流威力最強的時刻,再加上輻射冷卻效應,低溫會更低,高雄以南、台東低溫10度左右,中部以北下探6-7度,...
肺炎疫情緊張,我們的加護病房,病床數,也拉警報了!主要是因為冷氣團,接連報到,讓高齡跟心血管疾病患者,跟著掛病號,但國內疫情蠢動,肺炎患者,也有使用加護病房的需求,各大醫院又該如何因應呢?
近日寒流接連來襲,氣溫連日下探10度以下,醫師提醒,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氣溫驟降需特別做好保暖措施,若是有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然而心血管疾病說來就來,即便...
...注意保護心臟健康。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簡思齊表示,心臟病在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而造成心臟病的原因眾多,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危險因子兩種。 先天危險因子 (1)遺傳簡思齊指出,家族成員中若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尤其是有直系血緣的男性在55歲以前、女性在65歲以前,就因心臟病發猝死或心肌梗塞,屬於高危險群。(2)年齡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會時間逐年老化,當然血管也無法倖免於難。當血管隨年齡...
強烈冷氣團來襲,體感溫度直逼零下,陸續傳出外送員猝逝,而各縣市皆有低溫猝死事件通報。康研診所院長、心臟專科醫師林俊忠表示,身體血管會隨環境「熱脹冷縮」,溫差過大易使血管收縮,導致血管阻力上升、血壓變高,而有急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比如主動脈剝離,或血管斑塊破裂引起心肌梗塞、腦中風,與血管收縮異常引發的心律不整等疾病。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病患為避免前往醫院而自行取消回診,可是對於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擅自停藥將產生致命的風險。根據衛福部今年六月公布的資料,心臟疾病為台灣108年十大死因第二位,近2萬人死於心臟疾病,而心臟疾病又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息息相關,許多國人身懷「三高」卻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導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臨極高的死亡風險。 心血管疾病重症及死亡風險雙高 患者應穩定治療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憂心指出,自從新冠肺炎疫情...
入冬後寒流來襲,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容易讓血管緊縮、血壓上升,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若有以下心臟疾病的徵兆,必須特別注意健康防護、做好保暖工作,或盡速就醫診斷。 1.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可能來得突然,尤其天氣多變溫度驟降時,血管收縮功能來不及應變,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或發生粥樣斑塊阻塞,將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如果出現胸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症狀時,有極高機率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撥打119叫救護車送醫,或是由旁人做CPR急救...
杜思德醫師以實際看診情況為例,約有30%左右的糖尿病人相對高齡,這群病人年紀普遍近80歲,不少個案已長期控制答25年以上,生活品質仍維持相當不錯的水準,也沒有心血管疾病問題
...特色醫療組」中由花蓮慈院泌尿部郭漢崇主任帶領團隊及泌尿腫瘤科主任江元宏,在錄影尿動力學以精準醫療、臨床研究、最多獲獎等領先國際的優異表現;腎臟內科團隊由徐邦治主任帶領團隊,以慢性腎衰竭及尿毒症病人之動脈血管硬度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特徵之一,加入腳踏車運動改善病人動脈硬度,且發表七篇相關期刊論文,領先亞洲的亮麗成績;以及巴金森暨動作障礙治療與研究中心團隊利用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疾病的治療服務量及麻醉相關學術影響力不僅為亞洲第一,也達到國際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