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以形補形」的說法,因此有人認為,吃雞佛有助於男性壯陽,真的有用嗎?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雞佛富含蛋白質、膽固醇,可以幫助強健肌肉,但和性功能沒直接關係,如果想提升男性健康,建議補充含有茄紅素、精氨酸及鋅的食物。
台鐵一名54歲的林姓司機員昨(20日)被發現猝死,林男過去健檢時僅「三酸甘油酯」較高,目前被懷疑是心肌梗塞,詳細死因仍待進一步釐清。衛福部曾於官網表示,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血脂異常是指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等。血脂異常除會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長期下來會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造成永久性傷害。
血中的膽固醇過高會引發心血管疾病,過去認為,雞蛋、海鮮等高膽固醇食物會提高血中的膽固醇濃度,醫師黃軒表示,最近證據顯示,真正導致動脈斑塊累積的主因是「飽和脂肪、糖以及鈉」,而非食物中的膽固醇,許多高膽固醇食物同時也富含飽和脂肪,但「雞蛋與貝類」則是例外,明顯取決於其烹調方式,也就是不要油煎烹煮。
不少人認為「蔬果汁現打」才新鮮,能留住絕大部分的營養。營養師蔡正亮提到,唯獨番茄汁是例外,需經過烹煮或濃縮等,才能釋放更多茄紅素,以加工製成的番茄醬為例,1包所含的茄紅素是生番茄汁的7倍,茄紅素不只保護男性攝護腺,還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
食道癌是十大癌症之一,危險因子除了菸、酒、檳榔,經常喝過熱飲品也要小心。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補充足夠蛋白質及纖維素,就是防癌的飲食方法,平時可以吃「牡蠣」,有助於修復食道黏膜,另外也可搭配番茄,能夠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及大腸癌。
人們常以為年長及肥胖才會膽固醇過高,有高血脂問題;其實不然,瘦子也會高血脂,但常常被忽略。高血脂不控制,可能出現血栓導致血管堵塞,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找上門。 59歲、個子瘦高的林女士除了有高血壓,健康狀況良好,她一直以為自己滿健康,去年4月檢查出高血脂,她非常意外。醫師先嘗試從生活面調整,但成效不彰,去年年底開始使用最低劑量的降血脂用藥,目前成效不錯。 瘦就不會高血脂?別以「身形」來判斷 林女士是南投埔里人,出生、成長、工作、結婚,都...
一位30歲男性覺得脖子緊、不舒服,懷疑有三高問題,看診果然發現壞膽固醇超標1.8倍,但他服藥之後狀況更糟,一問之下才發現,他因為清淡飲食,多吃覺得健康的水果,結果膽固醇反而飆高。醫師提醒,高醣食物比高
時序進入秋冬,表示溫差越來越大,使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上升。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提到,秋冬可多吃4種護心食材,分別是牛蒡、洋蔥、茄子及蘿蔔,其中茄子又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幫助維持微血管彈性,但烹煮時別高溫煮太久或油炸,以免營養流失。
[周刊王CTWANT]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在網路節目《健康云之道》分享有關膽固醇相關常識,陳冠任指出,膽固醇過高的高血脂患者,一般沒有疼痛不適的狀況,要透過抽血檢查才會確診,通常延誤診斷。陳冠任進一步說明,其實膽固醇過高的患者能夠從肉眼分辨,只要外觀出現3種徵兆。3種徵兆...
現在民眾飲食大多充足,加上有時吃的過度營養滋潤,恐有肥胖危機,其中血脂常容易被忽視。而血脂主要是由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所組成。營養師表示,相比於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越高越好,因HDL就像血液裡的清道夫,幫助把多餘的膽固醇從血管壁帶走,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記者:簡浩正)
膽固醇過高會危害健康,除了透過抽血檢查外,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表示,若眼睛出現「老年環」、眼周附近出現「黃色瘤」、身體關節出現「白色瘤」,都可能是膽固醇過高的現象,應儘速就醫檢查,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且這3種情況都會影響外觀,即使膽固醇降低,也經常無法逆轉外觀的異常。」
膽固醇過高會引發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表示,膽固醇屬於輕微偏高者,建議飲食調整為首要,並推薦5款對於降膽固醇效果最佳的食材,包括魚、大豆、堅果、茄子及秋葵。其中,堅果約可降低5%的壞膽固醇。但他也強調,飲食與運動對於改善膽固醇有限,若膽固醇嚴重超標,仍要以藥物介入,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台灣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失智症的盛行率和發生率不斷攀升,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估計,全球目前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患者人數將增加3倍之多。 誰容易得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一個月吃下將近720顆雞蛋會發生什麼事情?膽固醇會變超級高嗎?醫師分享,牛津大學博士,同時又是哈佛醫學生的Nick Norwitz,在1個月中吃了720顆雞蛋,相當於每1小時吃1顆,結果膽固醇居然不升
不少名人因發生心肌梗塞猝死,心臟內科醫師江晨恩表示,想要預防心梗,要積極控制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只要將LDL控制在70mg/dl,即所謂的「凍齡點」,就可防止動脈硬化持續進展,「若能進一步降至70以下,還能逆轉血管壁中的斑塊,大幅降低心梗的風險。」
長時間久坐危害健康,且目前已知無法單靠積極運動來抵銷。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一篇2018年評估「營養補充能否對抗久坐不動和高果糖攝取所帶來的代謝影響」,結果發現,營養補充品能抵銷一些久坐造成的健康傷害,例如可保持較高的高密度膽固醇(HDL,俗稱好的膽固醇)、能預防肌肉萎縮與肌肉流失等,「但無助於控制血糖、體重。」
黑豆含有豐富花青素,是超棒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同時還有多種營養。研究發現,黑豆有助降血糖、抗氧化!豐富膳食纖維及次亞麻油酸除了幫助降血糖,還能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 黑豆依子葉顏色分2種 營養組成大不同 營養師程涵宇指出,黑豆根據子葉顏色的不同分為青仁黑豆及黃仁黑豆兩種,雖然種皮都黑黑的,但兩種營養組成超級不同! .青仁黑豆想高效補充蛋白質增肌、3C族護眼、水腫族的首選!青仁黑豆的蛋白質含量超級豐富,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含量第一名。每兩湯匙...
小腹凸凸好難瘦!想飲控瘦身又怕挨餓,該怎麼辦?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專頁分享6種「腰瘦蔬菜」,平時多吃這些蔬菜就能大大增加飽足感,想擁有水蛇腰不再擔心吃不飽,同時還...
燕麥可以降低膽固醇,也能幫助控制血糖!中國糖尿病名醫向紅丁與營養專家張曄、中醫師成向東表示,燕麥可阻止小腸對澱粉的吸收,控制血糖,搭配豆類蛋白質更互補,可降低膽固醇並抑制餐後血糖值上升。以下是他們的分
秋天是螃蟹的盛產季,不過網路傳言「多吃蟹黃、蟹膏恐致癌」,營養師謝宜芳對此表示,蟹黃、蟹膏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如果人體攝取過多,導致膽固醇居高不下,恐增加罹癌風險,例如乳癌、胰臟癌等,建議民眾一天吃一隻螃蟹就好,採用清蒸的方式為佳。
常常掉髮、長白髮讓你很煩惱嗎?營養師孫語霙推薦,黑芝麻、燕麥、牛奶、紅棗等製作成飲品,抵抗細胞老化、補蛋白質、幫助長頭髮,給頭髮營養,拒絕白髮產生。 黑芝麻燕麥紅棗奶長白髮、調節血脂、膽固醇、防
血脂與高血脂概念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質的總稱,主要包括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參與激素的合成;而三酸甘油酯則是身體儲存能量的主要形式。當血液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水平異常升高時
59歲資深女星王月曾演出不少精彩戲劇,後來更跨足主持,深受不少民眾喜愛。但不少觀眾眼尖發現,王月怎麼變瘦了,原來她在今年4月健康檢查發現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都嚴重超標,緊急進行運動、飲食控制。 女
資深媒體人盛竹如一直深受不少民眾喜愛,近日他分享了84歲身體勇健、筋骨軟Q的長壽祕訣,除了愛吃燕麥、魚、堅果、蛋炒飯、辣椒外,每天還會做自創的甩手扭腰運動,連醫師也大讚。 盛竹如養生祕訣:早晚3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郭嘉 / 綜合報導】許多人明知自身健康狀況不佳,卻往往選擇忽視,這樣的態度可能導致問題逐漸惡化,最終引發無法挽回的健康危機。尤其是高膽固醇,特別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時,會在血管內壁堆積斑塊,使血管變狹窄並失去彈性,進而引發動脈粥狀硬化。一旦斑塊破裂,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導致心臟病或中風等嚴重疾病。然而,養成一些簡單的小習慣,仍然能夠有效調節血脂水平。專家建議民眾應積極管理飲食與健康...
[周刊王CTWANT] 王月說,自己多年來體重雖然維持在49公斤,但今年4月進行健康檢查,發現有2項指數超標,其中膽固醇高達232mg/dL、三酸甘油酯則有234 mg/dL,嚇得她立即啟動「新生活模式」,每天走山1小時,如果天氣不好就在家裡做超慢跑。除此之外,王月每周也會做1次重訓肌力課,也不吃澱粉...
提到血脂其實它是血液中的脂肪,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其中三酸甘油酯,由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及由肝臟合成而來,如果三酸甘油酯太多,就會儲存於肝臟變成脂肪肝,也會堆積於血液中;事實上血液中的膽固醇是合成荷爾蒙的重要成分,主要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作用是運送膽固醇到身體各器官組織。血脂異常是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不僅會增加引發腦中風...
網傳「多吃水果 對我們身體好嗎?」影片及貼文,提到果糖會變成脂肪,造成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等。但專家表示,傳言說法跳接糖份、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脂肪之間的代謝關係及分類定義,傳言過度簡化、拼接成錯誤資訊,並且錯誤陳述營養學基本學理。
33歲朱先生是名工程師,平時飲食不忌口,最近1次健檢卻發現血脂異常,就醫經醫師建議,先嘗試增加運動時間及飲食調整,雖然血脂數值逐漸改善,卻未達到標準;後來服用史達汀類(Statins)藥物後,才緩解血脂異常狀況。 膽固醇數值這樣看 太高太低都不好 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盧翰生說明,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年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高血脂儼然已成為現代人...
台灣明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慢性病人口數持續激增,因此需持續用藥,但不少人擔心藥物會傷害肝腎等功能,心臟內科醫師江晨恩表示,藥物不一定是毒,「我幾乎可以保證,目前台灣開立的降血脂藥物,不會傷肝、腎,但有些透過肝腎排出的藥物,醫師會進行減量或停藥。」因此,藥物絕對不等於毒,根據醫矚服用降血脂藥物,能確保心血管健康,而更進一步確保肝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