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首度目擊黑洞甦醒 吞噬周遭物質後釋放大量光線

電腦動畫模擬出處女座的SDSS1335+0728星系從暗黑一片到發出亮光的過程,在2019年底前,這個星系並沒有發出顯著的亮度。

由於它突然開始發光,歐洲南方天文台啟用位於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LT,並引用各地天文台蒐集的數據追蹤分析,發現它的亮度持續時間比超新星爆炸,或是恆星接近黑洞引發「潮汐瓦解現象」造成的發光情形都還要更久。

天文學家研判,該星系具有活躍星系核,而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開始活動,因此在吞噬周圍氣體和物質後發出亮光。

ESO的天文學家薩茲表示,「通常周圍沒有氣體的黑洞你什麼也看不見,只是1個黑洞,因為黑洞不會散發任何光,這也是它們被稱為黑洞的原因。但是當黑洞被物質包圍時,你可以說這個黑洞正在活躍地吞噬物質,當氣體掉入黑洞時,就會釋放出大量的光。」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即時捕捉到黑洞從休眠中甦醒到活躍的過程,也是天文研究的一大成就。

天文學家賈曼羅斯指出,「當我們尋找黑洞時無法直接看到它們,而是必須觀察它們對周圍物體的影響,這使得黑洞成為難以被發現的天體,所以每當有人發現黑洞時,都是非常令人讚嘆的成就。」

研究團隊研判,目前黑洞剛進入活躍的初期階段,計畫建立實驗模組,調查黑洞被喚醒的原因。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黑洞偏振光影像首度公布 研究黑洞噴流新里程碑
中研院公布黑洞噴流源頭影像 史上首見
黑洞影像首曝光 我支援3座望遠鏡助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