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國威脅 國安計畫比國發計畫更重要

中國財政部昨日以台灣單方面對中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措施為由,宣布9月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於台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各項台灣農產品將恢復5%到20%不等關稅。中國近期對於台灣產品輸往中國的貿易制裁或單方面取消關稅減讓優惠的作法已非首次,在2023年12月5日,中國商務部也公布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結果,認定台灣對中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在今年5月31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也公布自6月15日起第2批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公告。無論台灣廠商或政府是否有中國政府所指出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中國都直接宣布禁止我國產品輸往中國或終止關稅減讓,並未與台灣有任何的溝通協商。

政府應確實檢討與中國往來的策略

面對中國持續地將我國政府與其簽定的經貿協定作為脅迫台灣經濟的工具,對過去與中共官員互動最多的陸委會與海基會的人員而言,應是始料未及。換言之,過去我國政府應是相信,雙方所簽定的相關協定足以提供我國廠商或往來人員足夠的保障,才會與中國政府展開談判協商。然而,在中共極權主義的體制下,契約精神是不存在的。在這樣的基礎下,不僅過去台灣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已不具效力,中國的市場反而成為中共對我國經濟脅迫的工具。

就中國經濟而言,隨著中國通貨緊縮與生產過剩的情況惡化,中國經濟的投資報酬已不具吸引力。若中共持續以中國市場作為對外資廠商脅迫的工具,則廠商投資中國只會帶來風險而非報酬,進而使得投資中國的誘因大幅降低。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外國人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減少150億美元,但中國廠商的對外投資卻增加710億美元。換句話說,中國的投資環境對於本國與外國廠商均已不具吸引力。當中國的市場成為中共經濟脅迫的工具,中國市場也由世界的「機會」變成「威脅」。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知道,我國政府過去雖編列的大量的預算與中國交往,但是,過去與中國交往成為其對我國經濟脅迫的工具,這說明過去與中國交往的方式是不對的,相關討論可以參見本專欄「中國的經濟脅迫 凸顯「戒急用忍」政策價值」

與中國往來減少 不代表對中國的預算經費可以降低

雖然我國與中國的官方交流已大幅減少,但是,中國藉由經濟、資訊與軍事等方式對台灣的傷害卻持續增加。因此,包含與中國官方交流頻繁的陸委會與海基會在內,行政院的相關部會與國安單位也應該大幅提高經費,挹注資源深入研究中國,來降低中國脅迫台灣的傷害。增加因應中國衝擊的預算並非要海陸兩會或國安部門升高對抗,而是面對各種虛假訊息的傳遞,以及農、漁民對受經濟脅迫時,政府必須提供「有效」協助。

如果我們放任中共對地方縣市的特定農產品輸往中國,例如花蓮柚子,則對台灣經濟雖無傷害,但對於這些農民的未來生活將如雲霄飛車,充滿不確定性,政府有義務降低此一不確定性。若政府可以增加經費與人力預先擬定各項措施,讓人民了解與中國往來的利害關係並協助農、漁民與廠商提早轉型,則可以增加農漁民與廠商的風險承擔能力,降低中國經濟制裁或脅迫的衝擊。除了農、漁民外,大企業也面對中國威脅。近期,媒體已報導台塑企業高階幹部受到中共邊境控制長達18天以上,若在中國投資規模甚大的台塑集團員工都會面臨此威脅,則中小企業更無風險承擔能力。

最後,對政府而言,台灣在2023年的名目人均GDP已達3.23萬美元,卓榮泰院長也擬定未來四年「國發計畫」要達到2028年每人平均GDP4萬美元。在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當下,我們應該更關注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一個公共財,唯有持續增加公共財的投資,經濟才會持續成長,讓兩者形成良性循環與共生共榮。更重要的是,讓「台灣是世界最危險的地方」這種誤解,從世界消失。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國停34項農產品免關稅 民進黨批中對台脅迫變本加厲
中國停止34項農產品免關稅 民眾黨團將提主決議
偏差的歷史認知 造就冷酷的仇日情緒—評深圳日童遇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