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辦論壇搶話語權 中共言行不一難解國際疑慮

◎董慧明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為管控分歧、維持區域局勢穩定,國際間設有各種安全對話機制。包括歐洲「慕尼黑安全會議」、「歐安組織安全合作論壇」;亞洲「東協區域論壇」、「香格里拉對話」,以及北約成員國每年舉行的「北約峰會」等,皆是聞名的國際戰略溝通管道,致力促進合作,降低衝突風險。

中共亦設法塑造國際安全體系中的主要參與者形象,2006年創設一個推動國際安全與國防話語權的區域安全對話平臺,後於2018年更名為「北京香山論壇」,近日結束了今年會議。然而,中共雖積極擴大影響力,國際對其背後的真正意圖仍充滿疑慮,擔心中共藉此平臺推動的安全對話,僅是掩蓋其軍事擴張的手段,特別是在東海、臺海、南海等敏感地區的強勢作風,實已引發廣泛的國際警惕。

中共欲藉舉辦國際論壇緩和各國置疑,實際上卻難以消除外界對其軍事野心的戒心。隨著中共不斷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布局,愈來愈多國家對其是否真正遵循和平承諾表示懷疑,且更謹慎地防範中共戰略意圖。基此,儘管中共著重「全球南方」策略,希冀與部分開發中國家深化安全合作,並將自身定位為當前世界格局之外的另種選擇,惟這種看似強調和諧,實則隱含著想主導國際安全話語權、改變國際秩序,甚至削弱他國主權完整的算計,與其提出的和平願景形成鮮明對比。

無論是中共在南海的軍事化活動、在臺海周邊施加的軍事壓力,其引發區域緊張情勢的舉措,彰顯出任何包裝在「和平」名義下的倡議,仍待實際行動檢驗。從日前德國巡防艦「巴登符騰堡號」、補給艦「法蘭克福號」,以及美國海軍第7艦隊1架P-8A反潛機航經臺灣海峽來看,即表明各國未輕信中共,且採取更實質的行動,應對中共威權擴張。

進一步檢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倫敦舉行的首屆「英美戰略對話」,其聯合聲明也清晰指出兩國將與盟邦齊力實現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並重申臺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性。可見各國根據國際法,在包括臺灣海峽等屬於國際水、空域擁有航行、飛行、行動的權利和自由,已成共識。

中共雖欲將「北京香山論壇」打造成國際安全對話平臺,惟其實際行動與其公開宣稱的和平形象之間,卻存在偌大反差。無論是南海軍事設施的擴建,還是對我國不間斷的軍事威脅,在在顯示出中共透過武力片面改變區域現狀與國際秩序的真實意圖。

中共的雙標行為令國際社會深感不安,也使周邊國家不得不提高警覺,加強區域防衛合作。對此,我國除應警惕中共企圖分化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更要積極深化與友盟夥伴國家間的戰略合作關係,強化國防實力,共維以國際法為基礎的秩序,確保臺海和平與區域安定。

(作者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