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一定要注意這些熱量陷阱!營養師示警:這些食物看似健康卻熱量驚人

減肥中的人大都會注意入口食物的熱量,但營養師Ricky's Time卻要提醒減肥的人,生活中有許多看似健康卻暗藏高熱量的食物,熱量可能比甜食、手搖杯還驚人。而被認為健康的水煮食物、素食吃起來負擔雖小,但其實長期吃下來可能造成營養素缺乏的問題,那麼要如何面對這些減肥陷阱呢?趕緊往下看,跟著營養師一起破解這些減肥迷思吧!

營養師破解!日本新飲食法 三餐吃米飯也能瘦?(圖/Getty Images)
營養師破解!日本新飲食法 三餐吃米飯也能瘦?(圖/Getty Images)

減肥迷思1:運動會變胖?

有些人會發現運動初期體重上升,主要因為剛開始訓練是新手的蜜月期,不管做什麼強度的運動,都容易促進肌肉成長,因脂肪包覆在肌肉外,脂肪量還沒下降,肌肉就開始成長,所以身形看起來會有明顯改變,如果有控制飲食並持續運動,過一段時間應該會恢復身形,而體重只是數字,更重要的是體脂率、肌肉量和身形,可以拍下不同時期的身形比較,並且量測腰圍、脖圍、大腿圍、手臂圍、胸圍、臀圍。

減肥迷思2:水煮餐更健康?

如果烹調時不放太多油,增加的熱量並不會太多,水煮食物要長期不間斷地吃很考驗毅力,也犧牲了許多品嘗美食的樂趣,而且許多脂溶性維生素將難以被身體吸收,例如維生素A、D、E、K,都要靠食物中的脂肪才能被人消化和吸收,

水煮餐無法攝取到脂肪,會使脂溶性維生素難以被人體吸收。(圖/Getty Images)
水煮餐無法攝取到脂肪,會使脂溶性維生素難以被人體吸收。(圖/Getty Images)

減肥迷思3:黃金6:4飲食法有用?

日本節目提到一種以6:4的比例攝取白飯和蔬菜的減肥法,飯盡量以全穀雜糧為主,這減肥方式能成功主要原因在於穀物比較能提供飽足感,也能攝取到較多微量元素,最關鍵的原因則是總體攝取熱量達到熱量赤字,熱量攝取低於熱量消耗就能減肥。

減肥迷思4:吃素比較健康?

吃素食常會為了讓食材更好吃,使用很多的油脂、調味料來增加素食的風味,這都會讓熱量提升,還會造成身體負擔。若想要吃得健康,烹調方式是關鍵,多以清蒸、涼拌、清炒為主,避免油炸,多攝取原型食物會更健康。此外,因植物性蛋白質品質較差,長期吃下來可能會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導致肌少症,不過仍可以透過蛋白質互補的方式,解決攝取不足的問題,比如說可以吃穀類加豆類、綠豆加薏仁、毛豆加糙米以及堅果和種子。長期吃素除了可能造成蛋白質缺乏,還可能缺少微量營養素如鐵、鈣、維生素B12、鋅、維生素D等等。

延伸閱讀
1根玉米熱量等於1碗飯?黃豆是蛋白質綠豆卻不是?營養師提醒:4種像蔬菜的澱粉食物
自助餐配菜怎麼挑?營養師揭5地雷 甜不辣、茄子都上榜
冰品糖分嚇死人!剉冰、冰淇淋等5種常見冰品熱量一次看
高熱量食物也能吃?5個無痛減肥方法 減肥運動超快樂

責任編輯/謝宗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