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乏好眠1】5分之1成年人為失眠所苦 想好眠不需靠藥物
中秋過後,秋意加深,大家總說春困秋乏,但偏偏就是有人因失眠怎麼樣都睡不著。據統計,台灣約5分之1的成年人為失眠所苦,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但事實上,想好眠不需靠藥物!醫師表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能有效幫助民眾不用依靠吃藥就可擺脫失眠的痛苦。
解決失眠不一定要靠安眠藥!若想找出失眠問題對症下藥,不妨求助「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這是一種非藥物的治療,在歐美是安眠藥之前的失眠的第一線治療,也被認定是非藥物治療中最好的治療方法之一。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長期下來比安眠藥效果更佳
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2021年台灣人共開出10.5億顆安眠藥,申報健保安眠藥使用人數為441萬人,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根據亞洲睡眠協會調查指出,台灣5分之1的成年人為失眠所苦,高達8成中年人有睡眠障礙。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指出,通常有失眠症狀的民眾前來求診,在進行睡眠檢查後若是沒有發現任何生理問題的話,就可以從「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著手,將行為調整治療當做失眠的第一線治療。
「依研究長期看來,認知行為調整的效果比安眠藥更佳。」林嘉謨說,台灣安眠藥使用量太大,以行為調整為主的認知行為來治療失眠而非藥物,可以免除大家對安眠藥的過度依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也表示,睡眠認知行為在研究上治療效果其實不亞於藥物,有時比藥物更好,也沒有副作用,不管在國內外都有實證。更重要的是,還可藉此教大家如何處理復發性問題,讓民眾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睡眠。
生理心理雙管齊下 有效改善失眠症狀
所謂「認知行為治療」,目的正是解決民眾的失眠問題,了解造成失眠的原因後,藉由認知行為改善,培養正確的睡眠習慣,打破失眠的惡性循環,最後完成行為改變。若在檢查中發現有任何造成失眠的生理問題,也可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加上行為調整,從心理和生理雙管齊下。
林嘉謨指出,首先要從患者的睡眠史中找到干擾睡眠、甚至造成失眠一直惡化的原因,先了解:大約幾點睡、多久時間入睡、是否有打鼾磨牙腳抽等狀況、睡眠中是否有醒來,醒來幾次、幾點起床、起床後精神好不好……等等,將整個睡眠時間、品質、起床後精神都列入考量,初步判斷是行為還是疾病造成的睡眠障礙。
新光醫院睡眠臨床心理師鄭亭琳表示,很多人的一些作息行為,會讓失眠狀況越來越嚴重但不自知,這時認知行為的調整就非常重要。若病人沒有任何生理異常,只是單純失眠,就先找到讓患者失眠的行為,改變患者對睡眠的觀念和認知,比較不會有那麼災難化的看法,再從改變行為著手,從類似心理諮商到一些行為方式的幫助,大約要經過6到8次的療程,對睡眠錯誤的想法認知就會開始改變,近一步逐漸改善失眠的狀況,當然,減輕安眠藥的使用也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盼增加睡眠認知治療專業人士 減少安眠藥使用
如果是合併有生理異常狀況的失眠,可藉由睡眠檢查找出真正的病因,林嘉謨說明,睡眠檢查簡單來說,就是監測睡眠時的腦波、呼吸、心跳、血氧、手腳有沒有動作等等,配合影像去抓睡眠時生理訊號如何,找出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或是不寧腿、夢遊等異睡症,在睡眠行為調整外,合併疾病的治療,才能有效改善失眠。
不過李信謙說,很可惜的是目前很多患者覺得:失眠問題為什麼需要心理諮商?因此願意配合並有時間前來從事行為認知治療的人不多,國內能提供這樣服務的專業人士也不多。但他也強調,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正積極培養睡眠臨床心理師,訓練課程也會加入一些生理因素的訓練,希望能藉由更多心理師的投入,改善國人的失眠症狀,近一步減少安眠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