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課】互動式個案教學是如何啟發形成的?

2018年7月,管理學大師司徒達賢在執教42年的政治大學榮退。政大企家班33,34,35屆聯手取得司徒老師的獨家專訪,分享老師的學習歷程。為便於閱讀並儘量保留司徒老師幽默對答的風格,分別整理成「策略矩陣和管理矩陣的由來」、「互動式個案教學的由來」、「網路時代如何做學生、做老師」三篇文章。

學生問:互動式個案教學是如何啟發的?

司徒老師回答:
個案教學在管理學院已被使用很久,一流的MBA上課都是用討論的,所以不是我的創新。只是台灣是因權威?還是中學、大學的時候都沒有公開發言的機會,使得我們上課的討論機會比較少?不知道。但這是一個世界的管理教育的傳統,我們就把這個傳統帶回來。

學生問:和您過去求學經歷有關係?

司徒老師回答: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剛回國教政大企研所的時候,那是台灣第一個MBA,還沒有其他學校有。1000個人報考只錄取40個,都是台清交很優秀的學生,而且絕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的。

一個老師除非是口才極度超群 ,否則照著課本講,那麼聰明的學生是不會理你的,他們一看書就懂,會覺得你在浪費他的時間。我一開始教書就碰到那麼優秀的學生,就注意到一定要有不同的方式,給他們有適度的啟發適度的挑戰,他們才會有興趣。

對這群優秀的學生,只有老師在講的時候,每個人的共識就是說老師好笨喔。但讓他們講,互相討論的時候才發現:我的想法跟那個優秀的同學想法不太一樣欸,那個人又出來說了第三個意見⋯⋯然後老師沒怎麼講居然能擺得平我們!於是老師的價值就創造出來了啊!

所以,個案教學不是我發明的,但要爭取這群優秀的學生看得起,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面磨出更多經驗來的。

編按:互動式個案教學相關對答,可參考以下文章:
互動式個案教學在網路時代更為重要
互動式個案教學在民族學上的運用
老師要讓學生發言,最簡單的是聆聽

【專題】當代策略大師 42年榮退告白


【關於司徒達賢】
司徒達賢(1948年生),台北市人,畢業於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美國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碩士,之後獲得美國西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的司徒達賢,回國後從事大學教職。

因為提出專研策略與組織的策略分析專業理論,他前後獲獎無數。不僅如此,他是臺灣專研企業策略的第一位博士學者,後來更仍為台灣個案教學法的先驅,善以實務案例配合理論,訓練學生批判思考能力,並打造「政大企家班」專門培養企業家,對台灣的經濟及社會影響深遠。(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