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則無以有懿德 藝術界美中不足積惡成習
(記者鄭松維∕台北報導)
商場上有句話:「不要讓沒付過員工薪水的人教你怎麼經營事業」,同樣地,在藝術界也不要任意聽信哪些沒啥創作水平的人對你作品的下指導棋!坊間很多不學無術之徒,為了顯現自己高人一等,偏好對別人的作品指指點點,往往形成本末倒置的情況。事實上,這現象其來有自,早在18世紀,歐洲之藝術批評作為一種獨特的領域出現,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和德國藝術史家約翰·約阿希姆·溫克爾曼等發表了有關美學和藝術理論具影響力的文章,為藝術批評作為一門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美學和藝術理論為藝術批評作為一門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資料照片)
維基百科記載,狄德羅一生提倡科學,他早期受到17世紀荷蘭哲學家巴魯赫·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影響,是一個自然神論者;1746年撰寫的《哲學思想錄》中,認為感覺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感覺是外部世界作用於感官的結果,觀念和思維能力都是由感覺發展而來的,這是感覺主義心理學思想。並把認識歸結為:從感覺回到思考,又從思考回到感覺。
判斷藝術作品的完好依據模仿、形式、工具和情感等思想學理。(資料照片)
藝評家羅二松說,人們對藝術的反應,源自認為藝術是什麼?及其整體目的是什麼?而判斷藝術作品是否完好有四種學理:模仿、形式、工具和情感等思想的反響。有些人會認同其中的立論,即使從未探究這彼此的關聯性,自然而然,在感知中的陳述些許能引起共鳴,並在藝術鑑賞做出關鍵的判斷。鑑定和欣賞過程會領悟到其某種的原理,但實際上已贊成另一個論調!
人類是充滿感情的動物,許多人都是感性+形式而非內容表現的混合體,慣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緒,並意圖喚起旁人同樣的情愫。對於外界有種被動而忠實的模仿習性,主要是由於不自覺的幻想所引起,這都是廣泛持有的狀態。創作者相信當藝術能夠模仿現實時,盡其所能在技術上讓人印象深刻,但這只是肉眼單方面的直覺,然而心眼的感應並不會這樣做,執著現實主義者無法通曉藝術重要的構成方面。
藝術評論形成跨學科、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研究等領域,交叉匯流。(資料照片)
上個世紀現代和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爭論興起時,西方的哲學家、美學家、批評家和美術史家等建立圍繞藝術和文化的話語。所引述的論點質疑傳統的藝術和美學觀念,盤算衝撞藩籬並探索新的表達形式。如今,藝術評論已形成跨學科、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研究等領域,相互交叉匯流。藝評家相繼探究藝術的複雜性及其與社會、政治和教育的關係,陳述對藝術在當代世界中的功能和剖析。
羅二松表示,幾個世紀以來,關於藝術的論戰永無休兵之日,學者專家不約而同地各抒己見;偏偏論述藝術並沒有誰對或誰錯之分,鑑賞藝術是主觀的,藝術作品好壞的推斷純屬個人執見,當性向傾於哪種學說,自然會對逆反效應作品的缺失嚴厲撻伐。倘若學有所成僥倖躋身翹楚,能夠一覽無遺藝術是好或壞時,宜善用話語權,遵循公論的定義與標準,來推動藝術朝著完美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