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咖啡市場風雲變化 星巴克有意聯手本土企業反攻

中國大陸曾經是全球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場,但這幾年局勢出現變化,本土平價咖啡品牌包括瑞幸等等,已經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大陸咖啡市場的霸主。面對市場變化,星巴克有意遵循肯德基或是麥當勞模式,尋找本土的策略性合作夥伴,確保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長期發展。

蒸氣與磨豆機的聲音交雜,在排隊後獲得一杯提神的咖啡,很多人的早晨是要經過這一番儀式之後才會正式開機。在中國大陸,也越來越多人養成這樣的習慣。

美國投資銀行執行董事 查爾斯:「中國大陸曾被視為充滿潛力商機的沃土,原因在於人口的都市化、 中產階級的擴張,以及對西方品牌的青睞。」

美國咖啡連鎖龍頭也忙著拓展分店,光是2021年到2024年,就增加了兩千多家門市,但營收卻下降了七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股權分析師 哈伯:「這代表中國大陸市場逐漸成熟,競爭者眾多,在美國競爭強大的咖啡品牌比比皆是,中國大陸十年前未必如此,但如今已然形成這樣的格局。」

本土競爭者不斷增加,包括瑞幸、庫迪,都有上萬家分店,共同搶占中國大陸的咖啡市場。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柯偉林:「它旗下的咖啡店採取精簡模式,因此能靠低價迅速擴張,如果味道差別不夠明顯 ,對星巴克而言將構成威脅,瑞幸就像星巴克早年一樣,很會行銷。」

這些本土品牌的門市通常都很簡單,店面也很小,很多都是設在商場、學校、醫院等地點,主要就是提供外帶服務。從星巴克以及瑞幸兩個品牌,在中國大陸APP點餐的數據就能明顯看到差異。價格更是瑞幸能席捲市場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柯偉林:「中國大陸的咖啡消費者,通常是青少年 20多歲和30多歲的群體,這是規模最大且增長最快的市場,然而這群人也因經濟放緩也受到最大衝擊,從疫情清零政策開始,中國大陸經濟因房地產市場崩盤未能復甦,連帶他們的父母,或大量投資房產的人,瞬間感到財富縮水20%至40%。」

這也導致過去的兩年當中,星巴克在中國大的的顧客數量雖然一直在增加,但在門市的消費額卻不斷減少。專家還認為美中關係惡化,也是造成星巴克力不從心的原因之一。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柯偉林:「咖啡最初被視為奢侈的飲品,在這國際局勢緊張之際,也容易受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人們並非因反對星巴克或美國而不購買,而是可能更傾向於其他選擇,至少帶人出去約會時,不會為了炫耀財力去高級咖啡廳,而是選擇去一家富有愛國情懷,具中國特色的咖啡店。

但專家認為,以目前中國大陸的咖啡消費現狀來看,星巴克還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美國投資銀行執行董事 查爾斯:「今年春季,我們對2000名中國消費者進行調查,顯示雖然80%的受訪者自認是咖啡飲用者,但僅18%每天飲用,這表明在這個傳統上習慣喝茶的國度,星巴克還處於發展初期,有趣的是在品牌認知調查中,星巴克的口感評價最高,價值感位居第二,僅次於市場龍頭瑞幸。」

專家就認為飲料品項本土化,以及透過加盟店快速拓點都是因應困境的方法。

摩根士丹利股權分析師 哈伯:「在國際市場上,通常全都是直營店或完全都是加盟店的局面,我認為在中大陸採取100%特許經營,或加盟模式而非混合經營更為明智。」

星巴克執行副總裁也將親自前往中國大陸,展開股權出售談判,期望在今年年底前敲定交易。與策略合作夥伴達成特許經營協議。透過類似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大陸的營業模式重整業務,快速應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需求。

更多 TVBS 報導
星巴克「杯蓋沒蓋好」害外送員燙傷、毀生殖器 法院判賠16億元
星巴克漲價原因曝!羅智先談「統一產品調漲」:自有盤算
星巴克第二杯半價「不限時段」 摩斯也有咖啡折扣
瑜伽服龍頭光環漸暗淡 南加州品牌靠創投搶佔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