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脫鉤代孕 陳時中:不同立場須深入討論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8日電)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宣布人工生殖法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天說,侵害女權與「天生我才必有用」2立場須深入討論,政府並應研究保障權益、避免商業化。
衛生福利部著手修正人工生殖法,增訂代理孕母制度引發議論,立法院聯席會議5日排審朝野立委所提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國健署2日宣布代理孕母脫鉤處理,遭外界質疑政策急轉彎。
陳時中今天出席「2024北醫校友新創論壇」媒體座談會並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人工生殖法修法方向時表示,人工生殖法中,關於單身婦女及女同適用部分,社會共識很多,代孕則有人認為女性子宮不應該變成工具,也有人認為「天生我才必有用」、既然有子宮為什麼不讓人家用。
陳時中坦言,自己不是婦女,對婦女權益的認識也沒有非常深刻,若有適當討論、適當立法當然是好事情,但若有一部分的需求相對迫切,另一部分則相對沒有共識,也許可以一部分先往前做,另一部分則應該有更多的討論。
對於認為不應該被利用、利用可能造成侵害婦女權益的情況,陳時中說,自己認為,比起一直禁止,應該要多花時間討論如何避免問題,但過去只要講起相關議題,就會直接相罵吵架,無法深入討論,因此更應該花時間,心平氣和好好談,看能否滿足更多人的需要。
陳時中也指出,政府應該許諾,積極舉辦公聽會、進行學術研究,探討怎麼避免另外一方面講的議題,且除了侵害婦權、商業化等形而上問題外,也要把可能情況一條一條列出來,「若能將副作用減到最低甚至沒有,也不是壞事」。
知名作家瓊瑤生前關心「善終權」,媒體問及安樂死議題。陳時中說,病人自主法應用方向已經很多,但上路至今時間尚短,因此希望持續透過減輕經濟負擔、降低費用等方式積極推廣,落實應用。同時也要透過教育,讓大眾對死的認識更深刻,才有資格討論「安樂死」。
面對超高齡化挑戰,陳時中說,如何降低失能率,必須從年輕開始做健康促進、改變生活習慣,針對年輕失能的部分,例如中風、車禍復原等,也要思考長照的可能性;獨居老人的發掘與照顧,也需要處理。另一方面也應思考,國家如何花更多力氣來養0到6歲的孩子,提升生育率。(編輯:管中維)1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