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還要大漲有難度!川普關稅政策添變數…「股六債四」3大投資長抗震布局:買點落在這時間
川普關稅政策為美國經濟蒙上陰影,聯準會也坦言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導致美股波動加劇。在操作難度更高的環境下,三位投資長剖析當前資產配置應對最佳策略。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一日數變,加深投資者對政府的疑慮,就連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也對後市態度審慎,在3月17日的利率決策會議中,聯準會不僅如預期的「停看聽」,以維持利率不變的作法靜待情勢變化,更將今年度美國經濟成長率預期大幅下調至1.7%……。
鮑爾強調,川普實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成為美國經濟隱憂。就連美國貨幣決策當局都看不懂的經濟情勢,一般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多元分散」便是三位投資長對於資產配置的核心建議。
▲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建議投資人降低美股部位,增持歐、亞市場。(攝影/劉咸昌)
瀚亞投信林如惠》美股褪去光環 他國題材遍地開花
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首先引用投資名言指出:「當你不信任政府的時候,就要買黃金!」她表示,近來黃金買盤增加,就被認為是市場對政府信心下滑的表現。國際金價今年來震盪走高,3月19日更一度突破每盎司3060美元,再刷新高。
以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分析,雖然暫時未見急遽下墜跡象,但林如惠認為,「即使美國陷入衰退的機會不高,卻無法逃脫經濟成長遭下修的前景。」她坦言:「現在大家似仍相信美國比其他國家更有投資價值,但這能撐多久?我認為不會很久。」
美股褪去光環,其他市場則出現豐富的投資機會。林如惠表示,具有評價偏低優勢的中國與歐洲市場,各有投資題材發酵,甚至出現「西方不亮、東方亮」的局面。她建議,投資人可在此時調整「獨鍾美國」的思惟,分散資金集中美國科技股的風險。
整體來說,林如惠應變川普風險的策略,即是調整美國持股部位,轉向歐、亞市場尋找機會,並以各市場優勢族群為首選。
其中,歐洲在俄羅斯威脅下,國防題材可望持續向上;近兩年資金湧入科技股的現象,則可能隨科技股漲多而趨緩,價值股關注度反之提升,歐洲的金融、醫療保健類股,以及重建題材股,皆相對有利。
另就陸港股來說,科技股在DeepSeek的激勵下回神強彈,官方為支撐經濟給予財政刺激,也有利核心消費類股走揚。但她仍認為,投資中國必須保有耐心,「因為它不是V型反轉,而是緩步向上。」
回頭檢視台股,林如惠強調,「台股基本面有撐,只是特定企業須修正過高的評價,當修正至合理位階,依舊有投資價值。」過去受到中國需求趨緩、歐洲庫存拖累的非科技族群,今年陰霾亦有望消散,看好近年遭市場遺忘的非電族群。不過,她認為台股第二季尚有修正空間,還未到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建議投資人多點耐心,等待落底訊號浮現。
資產配置方面,林如惠偏好回到中性的「股六債四」配置,並在股票資產中,將過去超配的美股部位降至6成、歐洲調為2成,中國市場則可增持。債券建議首選投資等級債,有助分散經濟放緩風險;最後更提醒,市場充斥太多不確定性,已經漲了一大段的黃金,依舊有投資價值,建議納入資產組合,提高抗震能力。
▲凱基投信投資長彭炫通強調,投資不宜看短線消息進出,而是定期對資產進行「再平衡」。(圖/凱基投信提供)
凱基投信彭炫通》唯一優勢淡化 美股維持震盪走高
凱基投信投資長彭炫通看好今年美股可維持「震盪走高」格局,他藉各機構對美國企業獲利的預估解釋道,即使關稅恐致企業每股稅後純益(EPS)成長率下修到10%至11%,但仍處成長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兩年,美股獨強的有利條件逐漸消散,近期也因不再是「唯一」具有吸引力的市場,以致評價遭大幅修正。彭炫通建議,若本益比下修到合理區間,不用太悲觀,對長期投資者是很好的加碼時機。
面對往後波動,彭炫通說,「過度解讀市場消息,不見得是好事。投資不必那麼複雜,不須跟著紛雜的市場消息上沖下洗。」他指出,「再平衡」策略可在今年發揮最大功效,而此策略要奏效,最重要便是掌握資產配置比率。
彭炫通同樣以「股六債四」作為穩健的中性配置。股票市場建議全球布局,以美股2成、台股2成、其他市場2成做為均衡配置。
在其他市場中,歐洲與中國是建議關注的兩大區域,不過,他也提醒,中國是「政策主導」市場,投資人現階段可拉高持股,但務必設好停利點。
產業方面,科技股仍以AI為主軸,但市場將逐漸反映AI落地商機,軟體、應用端皆浮現投資機會;防禦類股則點名內需導向的醫療保健、房地產、必需性消費等類股。
債券配置上,彭炫通提出了「新中間路線」概念,推薦短天期到中天期的債券,並偏好A至BBB評級的投資等級債;另因全球經濟衰退機會低,也不必完全偏廢BB、B等級的非投資等級債。另可關注存續期較短的新興市場債,有助提高報酬與息收空間。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看好下半年美股反彈,可擇機逢低布局。(攝影/蕭芃凱)
摩根資產管理林雅慧》經濟放緩未必衰退 美股下半年重拾增長
近期股市劇烈反應市場各項消息帶來的不安情緒,美國標普五百指數從年內高點至3月13日低點,修正幅度逾10%,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對此認為,「波動不會結束,但,不代表一定會下跌。」
她以1990年至2024年、長達34年的期間為例,美股在當年度自高點拉回5%的次數,平均一年就高達148次;拉回幅度更大的時候,如2020年最慘修正34%,但年度收漲16%;2016年間也曾跌逾1成,最終收漲10%。
林雅慧進一步表示,美股30年長期年化平均報酬率為10.5%,而美股去年、前年都大漲兩成以上,今年要再如此上漲大有難度,提醒投資人需收斂期望值。此外,若川普在4月2日上路的關稅政策過於激進,或是後續對手國強烈報復,恐激化通膨、提高經濟下行風險。
但她補充,從基本面來看,今年美股11大產業預期獲利皆為增長,後續還有機會出現減稅、放鬆監管等利多,對股市皆為催化劑,看好下半年,美股有機會重拾動能;若企業基本面佳,如今的股價回調,反而提供籌碼沉澱、逢低布局的機會。
林雅慧建議續將美股當作資產配置核心部位,但若過去美股布局高達8、9成者,建議降至6到7成,適度增持有新成長動能的歐洲與中國,做為衛星配置。
科技產業當中,中國科技股近來表現強勁,最大激勵是其估值極低,但要留意若本益比被墊高,市場資金恐將回流評價已修正的美國科技股;不可忽略的是,川普仍為一大不確定性,市場是否受到進一步衝擊,4月2日後才更明朗,但長期投資者當前逢低布局科技類股,都有機會享受長期向上的動能。
防禦性題材中,林雅慧看好與電網、數據中心等AI基礎建設相關的公用事業類股,不僅有基建需求支撐,同時可獲取較佳的股息收益。
債券方面,在基本情境為「衰退機率低」的前提下,她相對偏好非投等債,目前收益率可達7%以上,加上美國有降息空間,拉長投資期間至3年,有望提供較佳的總回報。
至於美國公債,可作為黑天鵝事件的避險工具,「但基於我們目前對於未來看法,不需要過度悲觀,不偏好大幅增持美債。」
更多今周刊文章
小學畢業54年,已經走了12人….謝金河嘆人生苦短「像過客」:當年的童稚,如今容顏都老了
又一名校倒閉!創校63年走入歷史 升學率亮眼、曾以「嚴厲校風」聞名 財產全清算
勞保年金選月領,要60歲、65歲還是70歲領最划算?達人公式試算:「這方式」能多領近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