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挺手精神蹲點鳳林!客家青年潘文欽活化地方DNA 成為返鄉人創業背後的推手
從「入侵種」到安身立命:潘文欽的慢活人生
作為一名花蓮移居者,潘文欽形容自己是「入侵種」,從小在田裡長大的他,對人口密度不高的鄉村環境情有獨鍾。年輕時,他曾夢想定居蘭嶼成為一名潛水員,但大學畢業後,他考上四間研究所,最終選擇了花蓮師範學院。自此,他踏遍了花蓮的山水,與這片土地建立起深厚的連結。他驕傲地說,如今網路上流傳的那些秘境,許多其實正是他早年就發掘的私房景點。
生活在花蓮,是被山與海環繞的幸福。潘文欽享受潛水、釣魚等戶外活動,徜徉於自然之間,不需要額外的物質添補。他由衷讚嘆:「花蓮本身就很美好!」在北部、中部工作,雖然薪水優渥,但真正移居到花蓮後,他深刻感受到生活品質的顯著提升。然而,潘文欽也坦言,許多年輕人在遷居地方時,難免會面臨孤獨感的考驗。他認為,解決之道就是主動參與和自身興趣相關的活動。他幽默地提到,自己因共同愛好結識了各路朋友:「從通緝犯到博士都有」。
移居花蓮後,潘文欽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生活實踐中,體現了DIY的精神。他手工製作咖啡、吊椅,甚至熱衷於烘焙。他強調:「斜槓的目標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能有時間投注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對於外界常說的偏鄉的交通問題,他則不以為然:「我不覺得花蓮不便利!」在這片山海之間,潘文欽找到了簡單卻充實的生活節奏,詮釋了理想生活的模樣。
每日與鳳林來場浪漫約會 實現慢城精神
地方刊物《每鳳有曰》
踏入以潘文欽為首設立的「鳳林挺手行動+」青年培力站,迎面而來的是兩側書架上滿載心血的地方刊物——《每鳳有曰》。這些刊物是潘文欽與培力站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晶,每一期刊物的設計風格各具特色,內容圍繞鳳林當地的特色,以及返鄉移居的歸鄉人,深入記錄了許多在鳳林創業的青年故事。
地方刊物《每鳳有曰》
文欽拿起其中一本,細心介紹其主題:以「曼」為核心,巧妙結合不同的字部構想——慢、漫、蔓、饅、摱、獌、幔、鏝——延展出各種「慢」遊鳳林的意象,從食衣住行等多個面向鋪展出豐富的創意。
然而,這份慢城精神,對於當地的現狀,似乎還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鳳林因取得國際「慢城認證」而聞名,吸引了不少退休人口湧入,認為這裡是適合養老的好地方。然而,對於許多在地居民而言,「慢城」卻僅止於一個概念。
潘文欽指出,當初申請認證的初衷或許是為了建立地方認同,但可惜的是,行政政策與資源並未真正落實,讓「慢城」逐漸淪為象徵性的符號。鳳林是臺灣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根據文欽的調查,這裡大約需要十二名專業長照人員,才能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鳳林的日常中,經常可以看到七十歲的「年輕老人」照顧九十歲的高齡長者,形成所謂的「老老照顧」現象。文欽認為,除了長照人力的不足,更應關注基礎設施的完善,如友善的道路規劃與殘障坡道設置。他感慨地說:「作為地方的觀察者,應該從老人議題入手,才是實現慢城精神的真正方向。」
從融合到傳承:四海一家的客語文化再出發
潘文欽觀察到,現今花蓮客家人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使知道對方是客家人,卻很少有人主動用客家語交談。他們擔心對方不會說,害怕自己說錯,甚至擔心被投以異樣的眼光。這種語言隔閡反映出一段歷史背景——因為客家移民到花蓮的時間不一,語調自然有所差異,逐漸形成了被稱為「海豐四縣腔」的融合腔調,糅合了四縣腔與海陸腔,象徵著「四海一家」的文化交融。
這一現象也引發了潘文欽的思考:花蓮是全台原住民人口最多的縣市,同時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聚落,客家人口占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而鳳林鎮更是花蓮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因此,挺手團成立了「客語認證衝刺班」,不僅希望復興客語,更期盼藉此帶動社區的整體發展。
夜晚時分,靜謐的鳳林小鎮上,一處明亮的窗前傳來陣陣客語朗讀聲,成為了奇異的風景。潘文欽透露,報名客語教學課程學員的理由各式各樣,讓他哭笑不得。有人因為自己是客家人,想認真學習母語;有人則發現,會講客家話在市場買菜時比較容易談到好價格、不被欺瞞;還有人單純因為房東夫婦在自己面前總是用客語交談,對他們的對話內容感到好奇而來學習。不管原因如何,反映了客語在日常生活中潛藏的影響力。
客語認證衝刺班請鳳林薪傳師宋德祿老師進行客語教學
挺手!串聯資源 助地方創生青年一臂之力
以「挺手」為名,潘文欽在花蓮鳳林開展了青年培力工作站。「挺手」(接近客語四縣腔「幫忙」ten suˋ)的發音,期許互助合作而不求等值回報,傳遞著一種真摯而無私的精神。這份信念感召了團隊,成為團結力量的信念。
長期扎根地方,讓潘文欽練就能診斷創生事業問題的火眼金睛,加上過去本身有蓋過食品廠的經驗,對檢驗、保險等食安問題相當明瞭。交友廣闊的他,服務範圍早已超越鳳林,延展至整個花東地區。只要有人向他請教創業相關的問題,他總是不藏私地分享經驗、提供建議。
潘文欽媒合地方創業青年與合作廠商會面
其中一個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創立淺草堂的曾吉生。曾吉生過去從事印刷業,無農業相關背景,返鄉後開始種植山苦瓜,但這條路困難重重。貸款受阻、事業低迷,讓他一度陷入情緒低潮。潘文欽以亦師亦友的身份鼓勵他正向面對挑戰,同時協助他尋找資源,並建議他專注於便利型產品的開發,例如將山苦瓜加工成茶包,果不其然,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事業迎來突破後,曾吉生攻讀了EMBA,不斷提升專業能力,並有餘力回饋地方,協助其他農業創業者。近期,曾吉生更榮獲神農獎的肯定,這也讓潘文欽感到與有榮焉。
另一位令潘文欽印象深刻的農創者是佳豐有機農場的李家豐。他以百合種植為業,在潘文欽的建議下,李家豐的百合產品成功打入全聯銷售通路。潘文欽洞察到,全聯的消費群體多為25歲至45歲的小家庭,因此告訴李家豐改變策略,將百合球莖加工成易於食用的切片產品,並找設計師協助打造包裝。最終,產品的銷售取得不俗的成績。
回溯這些年的創業輔導經歷,潘文欽認為,成功的經營者應該專注於管理,透過專業化分工提升效率,而非從生產到貼標籤,每一環節都攬在自己手中。而十個創業者中,可能只有一、兩個人追求穩定成長,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聽取建言,因此,他形容曾吉生、李家豐的案例是可遇不可求。
今年「鳳林挺手行動+」工作主軸為「經濟共享」,潘文欽談到,去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和全家聯名開發飲品、美食,解決柑橘過剩的問題,在潘文欽眼中是個相當好的合作案例。他試圖將認識通路商媒合地方青年,比如,帶四個青年的產品到關山農會上架。以及,將具有客家血統的茶葉,製成禮盒送上天合飯店販售。潘文欽認為:「創業穩定成熟的青年需要通路和曝光,在理解對方的需求缺口後,剛好身邊有認識穩定可上通路的企業,媒合後促成合作。」
身為這些青年創業的推手,潘文欽謙虛地說:「我們只是順手推舟,沾人家的光。有時候不過是一通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情,手邊剛好有資訊可以整合,幫助他們並不困難。」儘管農業部的輔導期已結束,潘文欽從未收取任何顧問費,但這些青農一旦遇到事業難題,仍然會詢問他。他笑著說,自己早已不是以業師的身份參與,而是以朋友的心情協助,內心感到無比愉悅。
潘文欽幫助地方青年進行計畫諮詢
臺九線客庄青年返鄉移居座談會
助人者被消磨的熱情 各自安好的祝福
去年,潘文欽舉辦「找到田國際泥巴運動會」的活動。那一天,參與者們在泥地裡拔河、滑壘、奔跑,歡笑聲此起彼落,讓人感受到純粹的快樂。他感慨道:「原來,找到一件簡單的事情去做,就能牽動地方的情感。」除此之外,0403強震後,潘文欽帶領挺手團辦過「慢乘鳳林小旅行」,將鳳林各特色景點串聯一起,讓參與者沐浴當地自然風光、文化歷史中,期盼藉此為災後受創的花蓮觀光,注入新活力。
打開「鳳林挺手行動+」的臉書專頁可發現,幾乎每個月都有免費活動的資訊分享,例如請專業老師DIY教學,把腐朽的漂流木變身為盆景藝術、將陶土捏製成小巧的器皿,或是將月桃葉鞘編織成提袋… …在這些活動中,不僅讓民眾體驗手作工藝的魅力,更透露出潘文欽對地方創生的期盼:以實際行動引領居民重新認識家鄉。
月桃葉提袋編織工作坊
舊林老木工作坊,刨削木材體驗
然而,潘文欽仍忍不住灰心地談到,鳳林的潛在優勢始終未能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無法驅動地方更大的改變。以卜蜂養雞場事件為例,當時只有約五分之一的居民願意站出來抗議。微弱的聲音無法撼動局勢,漸漸地,鳳林居民的心越來越分散,家鄉的凝聚力也日漸削弱。
談起未來,潘文欽拋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老實說,今年做完就打算放下培力站的工作… …我不能一直燃燒自己,各自安好本身就是一種祝福。」他坦率地道出內心的疲憊:「投身公共事務,確實是一件很累,也吃力不討好的事。我們在第一線遇到的都是真槍實彈,許多負面的事情要解決。」諸如計畫執行過程中繁瑣的行政內耗,以及面對形形色色的地方創生者— —有些將公共資源私有化,有些在鄰里間散布惡意流言… …都讓人感到心力交瘁。
潘文欽不避諱地直面地方創生的現實困境。他將經濟利益與理想拉鋸之間的掙扎攤在陽光下,也毫不隱藏自己作為創業輔導者多年來的艱辛與苦痛。他的神情透露著無奈,但更多的是一份誠摯— —對地方的愛與深思。
未完待續的新篇章 期待地方長出自己的DNA
回首過往,對於地方創生,潘文欽有著深刻的反思與期許:「地方創生是顯學,但很少人願意踏實了解其實質內容。地方需要長出自己的DNA,而不是被標準化或制約,更不能只是照搬國外模式。台灣的地方創生有其獨特的課題,必須從中探索出專屬的樣貌。」
年末卸下培力站計畫主持人的身分後,潘文欽計畫將重心轉回長年經營的咖啡本業,回歸他熱愛的興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將澈底告別公共事務。在他的言談中,仍不時浮現著許多未完成的新構想。比如,他希望推動區域聯盟的概念,集結社區或小公司品牌,以更自由的方式推廣商品,不受協會制度的限制,並促成聯盟成員間的互助協作。他淡然一笑:「雖然這些計畫可能會賠錢,但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潘文欽與地方創生的故事似乎未完待續,充滿無限可能。
潘文欽分享鳳林地方創生的發展
(圖片來源:潘文欽提供、放言編輯部拍攝)
更多放言報導
雞皮疙瘩從嗩吶響起!台灣最年輕「八音」團長佐京,從廟會到爵士,讓客家樂韻響徹北埔與世界舞台
孢子隨新竹的風,扎根香山的土壤:客家孩子石乃文用藝術行動 勾勒老化城鎮的幸福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