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檢警、公務機關、親友詐騙 銀髮族落入詐團陷阱 打破「偵查不公開」話術

假冒檢警、假冒公務機關、假冒親友詐騙類型,已成為詐騙集團鎖定高齡者行騙的常見手法。(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資深藝人譚艾珍在去(2024)年底揭露自己遭詐騙的過程,引發許多迴響,凸顯出在當前社會上,詐騙集團運用縝密的手法讓許多高齡長者掉入假檢警詐騙的陷阱,甚至假檢警又利用「偵查不公開」話術,威嚇長輩不可告知家人,一步步引誘被害者上當。

高齡者遭詐手法解析,從譚艾珍的案例說起

譚艾珍遭騙的過程,起源於一名假戶政事務所人員來電,稱有一名「陳淑華」女士冒用她的個資,隨後這名假戶政人員通報165防詐騙專線(假的),接著電話連接到165防詐騙專線,並由一名自稱是李警官(假的)正式受理通報筆錄,因而步入假檢警的陷阱。

這名假李警官假借請分機查察是否有譚艾珍個資外流的案件,結果回報譚艾珍涉及一樁販毒洗錢詐騙案,且案件已經在台北地檢署偵查中。這時假李警官要譚艾珍加入他的Line以方便傳送相關資料,還告訴她,其中一件是地檢有通知到案說明,傳票3次都有簽收,為何沒有到地檢署報到?

假李警官告訴譚艾珍,叫她不用緊張,指出因為她是主動報案可以向檢察官要求分案調查,偵查速度會比較快,此時電話轉到台北地檢署書記官(假的)先詢問事件後再轉給吳檢察官(假的)接聽,假檢察官告訴她,在案情尚未釐清之前必須遵守「偵查不公開」原則。

最後在假檢察官、假警官唱雙簧之下,告訴譚艾珍,公證處裁定只要200萬假扣押就可以證明自身清白,於是假檢察官派人帶著公證處收據(假的)先收取譚艾珍98萬現金,隔天假檢察官又告訴她要盡快把案件處理完,會派員收取第二筆現金110萬,一直到台南市警員巡邏時查獲形跡可疑的詐騙車手,並即時聯繫上正在郵局提領百萬元的譚艾珍才成功攔阻第二次面交。而整件事情一共歷經了近2個月。

假檢警、假公務機關、假冒親友詐騙,受害者平均年齡60歲以上

譚艾珍的例子凸顯出假檢警詐騙案的手法極為縝密。根據警政署165反詐騙諮詢專線觀察,「假冒檢警及公務機關詐騙」以及「假冒親友詐騙」的平均被害人年齡約60歲以上,成為詐騙集團鎖定高齡者行騙的常見手法。

開南大學榮譽教授暨中華警政研究學會理事長鄭善印指出,在東亞國家行假冒檢警詐騙比較容易得手,原因是英美國家的檢警跟民眾生活較為疏離,但東亞國家的檢警相對威權;且這些容易遭「假檢警詐騙」的高齡者,其生長環境歷經過戒嚴,做事通常老實、循規蹈矩,一聽到檢警找上門就嚇壞了。

民眾聽到檢警找上門嚇壞了,詐騙集團利用「偵查不公開」話術

鄭善印更指出,從許多案件來看,這些自稱是檢警的人又以「偵查不公開」的話術,要求高齡者保密、協助辦案,造成長者根本不敢向子女、配偶講,就去秘密匯款,因而掉入陷阱。

但鄭善印話鋒一轉,只有公務員具有保密義務及洩漏公務機密的法律責任、承辦案件的律師也負有守秘義務之外,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講,根本不受「偵查不公開」的約束,這個完全就是「唬人的」,而是詐騙集團利用早期的檢警權威、搭配「偵查不公開」話術來進行蒙騙,呼籲年長者千萬不要相信這樣的話術。

針對年長者行騙,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秘書莊明雄也提醒,詐騙集團真的很「窩心」,因為他們每天都跟老人家問好,假設寒流要來了,對方就會錄一段語音、發一段訊息提醒老人家注意,雖然這些都是罐頭訊息,但長輩們就會感到很窩心,因而取得認識與信任,但殊不知一不小心就上當受騙,呼籲長輩對怪異的LINE訊息、網站、電話、簡訊通通不要點、不要理會。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165接線爆滿!假投資單月騙走35億 「假買家」詐騙竄升前3 警嘆:人手永遠不夠
再傳併購安泰銀?凱基金總座楊文鈞:不評論傳聞 兩手策略壯大規模
南韓慶尚北道野火燒不停釀至少18死 當地每4人就有1人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