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示警 逾6成國中生每天打電玩
兒童節將近,兒童福利聯盟2日公布《2025年兒童休閒娛樂現況調查報告》,調查指出,64.4%國中生每天都在玩電玩,其中11.9%國中生每天玩遊戲時間超過8小時,依照調查,使用手機超過2小時,可能降低生活品質,甚至引發身體不適與負面情緒,呼籲家長謹慎管理。國科會調查也指出,8成多的台灣國小低年級兒童,運動時間未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1小時標準。
兒盟調查指出,無論國小或國中,男生偏好手機遊戲,比例高達9成,其中國小生最喜歡玩《機器磚塊Roblox》,其次則是《蛋仔派對》與《傳說對決》。然而《機器磚塊 Roblox》、《傳說對決》屬輔12級,含有暴力、血腥或戀愛交友元素,未符合分級制度中適合國小生。女生傾向觀看YouTube、短影音與聽音樂,尤其熱衷追星。
兒盟表示,兒少每日使用手機1至2小時的生活滿意度最高,超過2小時則可能降低生活品質,甚至引發身體不適與負面情緒,建議家長與孩子制定使用協議,明確規定時間、內容與場合,利用App追蹤並設定「無螢幕時段」,如晚餐或睡前時間全家一起放下手機。透過合理控管手機與積極推廣運動,將休閒轉化為孩子成長的活力泉源。
國科會昨日也公布「台灣兒童身體動作發展調查成果」。這項研究基於「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長期追蹤資料,針對我國102年4月1日至103年3月31日出生幼兒抽樣調查,學齡前1175名、學齡階段2365名,男女比例平均。
調查指出,高達8成多的台灣國小低年級兒童,運動時間未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1小時標準。
台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呼籲,教育機構增加兒童身體活動時間,也建議衛福部、教育部等部會加強宣導兒童身體動作發展重要性,並發放「家庭親子運動消費券」,鼓勵親子共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