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紅單貼1年 馥邑京華還沒拆
花蓮建物在地震後有90棟被貼紅單、92棟列黃單,1949戶受災戶失去居所,日常生活被迫改變。經過1年,18棟有立即危險的紅單建物拆除17棟,剩下「馥邑京華」殘破不堪佇立街角;無論家園已拆、待拆或待補強,數千位災民都面對家園重建之路迢迢,心中滿是無奈,盼政府加速行政流程,早日核發補助。
馥邑京華大樓為6棟建物,經鑑定要全拆,縣府與中央協調經費與工作由國土署支援,但住戶至今等不到拆除,對重建感到迷茫。大樓管委會監察委員黃展宏坦言,149戶目標一致要拆除重建,政府也允諾幫助,但1年來原封不動,「房子沒了、收入少了,生活真的很難過」,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花蓮市北濱街16號5樓透天厝,1樓經營早餐店,地震時2樓瞬間壓垮1樓,幸屋內人員快速逃出未釀死傷,透天厝拆除近1年,屋主吳姓兄弟仍分別依親及租屋。「我告訴自己會像身分證字號開頭『U』一樣,從高處跌到谷底會再爬起來。」大哥吳永和說,震後失去經濟來源,他到花蓮縣文化局做臨時工賺微薄收入糊口,盼政府延續臨工措施。弟弟吳聲輝租屋靠退休金勉強生活,雖已申請中繼屋,但終究不是自己的家,盼政府盡早核定重建補助,讓災民早日回家。
花蓮市區天王星大樓倒塌被迫拆除,75戶住戶無家可歸,大樓主委王貞云說,8成居民盼原地重建,成立更新會自辦都更重建,「雖然房子蓋好後不會是過去樣貌,但至少回憶還在。」
吉安鄉山海觀大樓震後外牆出現大大的「X」裂痕,住戶決定採弱層補強修復大樓,提案待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審查,通過才能獲補助展開工程。
管委會主委李國隆指出,整修經費約1.2億元,中央補助結構補強每棟1500萬元,縣府都更計畫整建經費上限1900餘萬元,僅2棟樓的山海觀估最多獲5000萬元,118戶每戶需再分攤60萬元,對災民仍是沉重負擔,希望政府延長租金補貼,協調銀行放寬低利修繕貸款限制。
看更多相關新聞
大樓耐震補強戶 憂心經濟負擔
公路狂斷 鐵路要漲價 東部人很慘
花蓮旅宿業嘆 政治紛擾拖累重建
太魯閣國家公園多步道受創 自然復原至少等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