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重建時程獎勵 5/11歸零
緬甸大地震造成許多建築物倒塌,當地土壤液化、土層鬆軟和斷層貫穿等問題也浮現,台北市議員曾獻瑩13日指出,台北盆地不僅面臨地質問題,更有超過10萬棟30年以上、耐震系數較低的危老建物,雖然「危老重建」可享有最高達1.3倍的基準容積獎勵,但時程獎勵將於5月11日歸零,市府卻沒有強力向民眾宣導。北市都發局建管處回應,目前已受理1183件、核准997件,提醒有意申請的民眾務必提早掛件。
根據建管處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建築物高達10萬2157棟,其中「年過半百」、屋齡50年以上的老舊建物占了約56%,這些建物多半興建於耐震設計法規尚未完善的年代。
曾獻瑩昨表示,都市更新偏向大面積整合、適合500平方公尺以上基地、需過半住戶同意,申請流程較複雜、時間較長,危老重建則適用小基地、戶數少、可望快速核准立即開工,可由任一所有權人單獨申請,只要取得100%土地與建物所有人同意即可,審查流程快速是老舊巷弄社區的理想選項。
他指出,申請危老重建可享有最高達1.3倍的基準容積獎勵,另搭配稅賦減免、時程獎勵與規模獎勵等加碼措施,時程獎勵申請期限將在今年5月11日為止,市府卻沒有加強向民眾宣導,若申請人能及早掛件,仍可與規模獎勵合併計算,兩者合計最高可達基準容積的10%額外加碼,呼籲想要申請危老重建的市民朋友把握最後1個月盡早提出申請。
建管處回應,為降低住戶申請門檻並加速案件推動,北市自2020年起即陸續推動簡化文件、簡化程序、分軌審准、併同核發等便民措施,並於2023年起進一步鬆綁相關規定,包括免除耐震複審、放寬畸零地合併等提升行政效率。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受理危老重建計畫1183件、核准997件,成果為全國之冠。
建管處呼籲市民如欲爭取危老容積獎勵,請儘速完成申請掛件,臨櫃送件者須於5月11日下午5時前送達,掛號郵寄以郵戳為憑,且申請時如尚未備齊完整資料者,只要後續於通知補正期限60天內完成補件,仍可適用原獎勵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