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國家公園種紅樹林 增碳匯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攜手中興大學、台灣大哥大啟動「紅樹林複合式養殖模式」,明年3月於城西溼地廢棄魚塭種植3000棵紅樹林,利用紅樹林增加碳匯、淨化水質及活化廢棄魚塭鹽田。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林幸助說,這在國內外都是先驅實驗,預期2030年可望增加34萬噸碳匯,未來也希望該技術能推廣到其他國家。
林幸助表示,藍碳中以紅樹林碳儲存能力最高,此次為期3年計畫,選定台江國家公園為實驗場域,基地面積2.7公頃,將栽種五梨跤、欖李1公頃,其中0.8公頃採自然方式生長,且避開目前大量生長的海茄冬,確保生物多樣性,其餘0.2公頃將施肥,同時結合奈米科技、微生物操作方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可增加碳匯量,並與現地紅樹林作為對照組。
林幸助強調,紅樹林價值在聯合國被認可,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碳匯的雙贏策略,除可減碳,還具有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觀光休憩等功能。
台灣紅樹林集中在西南沿海,但未來隨著海平面上升、暴潮等影響,雲林、嘉義、台南等地紅樹林可能消失,要先把它們種回來,才能應付氣候變遷影響。這項實驗目的希望活化廢棄魚塭、鹽田,提升碳匯,也為漁民創造生計,未來也盼該技術能推廣到其他國家。
台江處表示,此一實驗計畫希望建構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過程也會監測溫室氣體排放,也會算出碳匯量,形成範例技術。林幸助提到,雲嘉南廢棄魚塭鹽田4460公頃,若都能種紅樹林,未來每年將增加約34萬噸碳匯。
台江國家公園處長謝偉松表示,國內藍碳研究、實踐剛起步,藍碳固碳能力是綠碳4到6倍,但目前藍碳固碳係數都參照國際,缺少台灣在地固碳係數、技術,台江處與中興大學合作,透過3年復育計畫探討藍碳負碳技術研發與碳權開發,期待未來推展到台灣其他溼地,讓溼地功能更為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