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赴美投資 助台降低關稅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4月2日宣布,向世界各國祭出「對等關稅」,並針對部分產業加徵關稅。兩家國際金融機構評估指出,由於台積電承諾加碼投資美國,預期台灣將可避免新關稅的最嚴重衝擊。台積電副總經理克里夫蘭則提到,希望亞利桑那州第3廠於本周動土,同時強調台灣仍是台積電的「大本營」。
據香港《南華早報》28日報導,荷蘭國際集團(ING)與摩根士丹利(大摩)分析師分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台積電承諾在美國興建晶圓廠,可能軟化川普的立場。ING報告說,該宣布「可能為台灣帶來足夠善意,而得以減輕或避免關稅」。
本月4日,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與川普共同出席的儀式上宣布,對美投資金額將加碼至1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增加3座晶圓廠、2座封裝廠及1個研發中心。ING報告指出,台積電的承諾「時常被川普政府標榜為關稅奏效的跡象」。
川普先前揚言對晶片課徵關稅,但《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對等關稅將如期上路,而汽車、藥品和半導體等特定產業尚不會被開鍘。這被解讀為,台灣可暫倖免於半導體關稅。不過,川普26日突然簽署公告,對進口汽車以及零組件加徵25%關稅。
資誠(PwC Taiwan)合夥人張家健(Kent Chong)指出,對等關稅是適用全世界的措施,尤其是對那些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因此台灣仍會面臨風險。受半導體和晶片需求推動,去年台灣對美出口額達1114億美元,貿易順差增至649億美元,增幅達35%。與2017年的84億美元相比,台灣對美貿易順差增長7倍多。
台積電副總經理克里夫蘭(Peter Cleveland)28日參與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座談會。被問及川普關稅措施恐造成的衝擊,克里夫蘭表示,台積電已經和白宮談過,也見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我們希望創造雙贏局面」。
克里夫蘭說,針對台灣龐大半導體製造及生態系、對美出口等議題,雙方持續密切對話,「他們有在聆聽」。他認為,「對話將持續朝正面方向發展」,但目前還不確定4月2日會發生的情況。
他並提到,亞利桑那州第3廠尚未動土,「希望下周開始」,而這需要川普政府協助盡快取得環境許可。克里夫蘭稱,美國是台積電擴張的「理想地點」,「大本營」(home)仍然是台灣。
川普聚焦於確保美國在人工智慧(AI)的領導地位,台積電赴美就是為了生產先進晶片。但克里夫蘭坦言,「這不容易」,美國的市場形勢不一樣,勞工成本很高。川普希望協助台積電更快建廠,而針對美國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我們(跟商務部)有很好的溝通」。
看更多相關新聞
晶圓一哥投資美國效應 外資:台灣有望躲關稅衝擊
台積亞利桑那第三廠 拚加速動土…盼川普政府協助
川普風暴 華爾街掀裁員潮
美股深陷川普關稅泥沼 專家:不確定性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