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資本的雙重夾殺—香港文化保育的悲歌(上)
「落花滿天蔽月光......」相信不少香港年輕一輩,多多少少都曾在電視、收音機中,與親人聽過粵劇表演,嶺南戲曲文化與香港人已經剪不斷理還亂。從南音到粵劇,從《帝女花》到《粵劇特朗普》,盡管歷盡創新嘗試,但昔日香港文化都如同黃花落葉般緩緩消逝:就在三月三日,香港粵劇勝地—新光戲院迎來結業,連夏蕙姨(香港息影藝人)都說:「好似最後朋友亦離開」。
一位朋友死去,不禁要問:「究竟一個個香港文化遺產的死去,是天意,還是人為?」
其實早在2005年後,新光戲院已屢傳結業危機,例如在2012年時,新光戲院院址業主大幅加租三倍,每月租金要價70萬港幣,然而當「粵劇殿堂」面對危機,政府亦只以每月20萬資助新光,多間粵劇團、粵劇組織如汪明荃創立的八和會館均指政府做得不夠。
去年年底,新光戲院驚傳真要結業時,自詡為「資深粵劇迷」的文化局長羅淑佩面對議員質詢,文化局會否協助新光另尋新址,延續「粵劇經濟」時,卻答非所問,指「當局正在研究先導計劃批出資助,多年來其實早已建多間戲院。」但處處不提新光二字。
其實,香港政府有沒有付出真心,有否為香港人承傳文化火種,羅局長是否真正的「資深粵劇迷」,明眼人一望便知。香港政府口口聲聲大肆吹噓的「資助」,對於真正有志於文化事業的人而言,與羞辱無已,隨意施捨兩個臭錢的香港政府,便以為自己是普天之下絕無僅有的大善人?
翻查資料,早在2005年,香港政府已成立「粵劇發展基金」,近年更吹噓20年間已注資超過兩億,不同的劇團可以申請資助,希望有助粵劇發展云云。但在2024年,香港政府總共批出多少資助?筆者一筆筆查看後,發現僅為338萬0315元。絕大多數獲資助的劇團,資助額都不超過10萬元。
最有趣的是,少數2024年上半年補助超過十萬元港幣者,其中一位是「粵港澳大灣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之中小學粵劇教學研討會2025 」,榮獲資助13萬元。箇中奧妙,大家心照不宣。
同樣是發展傳統戲劇,台灣早前為發展「歌仔戲」(一種以臺語演唱的戲劇表演),推出了「三大補助計劃」,分別是「歌仔戲旗艦展演補助計畫」、「歌仔戲【外台2.0】展演專案補助計畫」、「【出角-歌仔青世代】新編製作補助計畫」。
光光是一個「旗艦展演補助計畫」,已經支出1800萬台幣,大約450萬港幣,已比香港政府的「好心施捨」多出1百多萬,更別提再加上其餘兩個計劃的話,台灣政府去年(2024年)對歌仔戲的補助,就已高達1035萬港幣。
作者》羅子維 前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在台港青。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共在法治、「一國兩制」和文化政策方面的策略
中國律師在非執業活動中的言論自由深受侵害
中國律師執業的制度限制與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