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公約談判「減產」問題觸礁 國內產業:別妖魔化塑膠限制生產

台灣塑膠產業蓬勃,進口原油有24%做成塑膠製品,遠高於國際平均12%。聯合國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INC-5)雖然破局,塑膠業界已開始討論衝擊及因應方式。有業者認為,公約重點是避免塑膠流落環境,而非管制生產,台灣是塑膠大國,減產將造成結構性衝擊。業者也呼籲政府應馬上開始思考因應對策,聚焦解決再生料源問題。

位於高雄的石化廠,為國內、外塑膠製品業者生產大量原生塑膠。攝影:李育琴
位於高雄的石化廠,為國內、外塑膠製品業者生產大量原生塑膠。攝影:李育琴

業者籲政府盡速動起來 但別「妖魔化塑膠」限制生產

聯合國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確定破局,縱使如此,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蕭耀貴預測,「產業面對的衝擊很快就會開始」。他認為,條文只要足夠具體,國際大廠就會開始依照公約,訂出相關永續政策,影響供應鏈。呼籲政府及早因應,「不要等它生效、不要觀望細節出來了沒,現在就要馬上動作了」。

談判主要爭議在於是否管制塑膠生產,蕭耀貴表示,這次公約目的是「終結塑膠污染」而非「終結塑膠」,重點是加強管制、避免廢塑膠流落到環境,而非完全限制生產,「把污染都歸於塑膠,對塑膠業會是莫大誤會,也是不公平的承擔。」

台灣區塑膠原料公會總幹事朱允芳則認為,台灣塑膠產業規模大,且在中南部形成產業聚落,減產將造成結構性影響,希望各界「不要妖魔化塑膠」。他說,「毀掉產業很容易」,任何國際公約出爐,只要政府遵循,業者也會乖乖遵循,只盼台灣不要超出國際標準。

環境部11月28日舉辦座談會,邀請塑膠業者、專家針對塑膠公約進行討論。圖左一為台灣塑膠製品公會秘書長朱興華,左二為台灣區塑膠原料公會總幹事朱允芳。攝影:陳昭宏
環境部11月28日舉辦座談會,邀請塑膠業者、專家針對塑膠公約進行討論。圖左一為台灣塑膠製品公會秘書長朱興華,左二為台灣區塑膠原料公會總幹事朱允芳。攝影:陳昭宏

一次性塑膠「海嘯第一排受衝擊」 但再生料源貴又少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塑膠,蕭耀貴表示,塑膠公約通過後,「一次性塑膠是海嘯第一排被衝擊」。未來公約若對減塑立下明確目標,「產業就要動起來」思考替代方案。

蕭耀貴指出,本次談判中,再生料及生質料都有被納入替代料源的討論。然而市場上再生料十分稀缺、價格高昂;廠商想找到優良的再生料、生質料替代原生料,也沒人能證明其成分、比例、品質,呼籲政府建立第三方驗證機制,「不然市場上的衝突會一直無法解決。」

台灣塑膠製品公會秘書長朱興華建議,政府應以補貼、或強制要求業者使用再生利用料。至於缺料問題如何解決?朱興華認為,政府必須加強垃圾精準回收、細分類,可針對不同類型塑膠統一顏色或標籤,讓民眾及回收業者易區分五大類塑膠,「分類清楚,就不容易摻到雜質」,料源、價格也才能更加穩定。

另一種減少塑膠生產的方式,是直接少用。台科大設計系副教授許呈湧建議,台灣可針對食品包材推出重複使用的相關策略,如德國就有超市推循環容器,把燉飯米和香料裝在容器,民眾煮完再退還給超市;日本部分店家也開始被要求負責回收塑膠緩衝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