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發生率、死亡率降7成 HPV疫苗接種對象再擴大 這群男性也能打

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常見癌症之一,根據WHO統計,2022年有超過65萬新發病例並造成近35萬人死亡。我國自1995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篩檢,自2008年起公費補助國中女生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接種,在我國的努力下,自1995年至2020年間女性十大癌症排名顯示,子宮頸癌發生率從第1名下降至第10名,死亡率亦從第4名降至第8名,整體降幅超過70%。

國健署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合作舉辦國際研討會,匯集13國專家,聚焦子宮頸癌篩檢、治療照護與HPV疫苗等議題。台灣子宮頸癌防治成效斐然,發生率及死亡率大幅下降,並於今年(2025)起擴大篩檢對象,包括25至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篩檢,35、45、65歲女性當年度1次HPV病毒檢測,以及納入國中男生HPV疫苗接種等新措施,積極與國際合作,為實現全球消除子宮頸癌願景而努力。

研討會聚焦3大主題 邀官員專家分享經驗

今(21)日在臺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APEC消除子宮頸癌國際研討會」(APEC Conference on Cervical Cancer Elimination),邀請來自澳洲、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越南、印尼、墨西哥、秘魯、新加坡及我國專家與官員代表,分享各國子宮頸癌防治與治療的執行狀況與進展,並交流推動消除子宮頸癌的策略;共計13個APEC經濟體代表、200人與會。

本次研討會聚焦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目標的3大主題:子宮頸癌篩檢、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以及子宮頸癌治療與照護,邀請來自各經濟體官員代表與專家分享推動經驗。

朝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願景邁進

為落實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政見,國健署自2025年起,擴大子宮頸癌篩檢對象,包括提供25-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5、45、65歲女性當年度1次HPV檢測服務,以及將國中男生納入HPV疫苗接種對象等,以達成WHO2030年「90-70-90」的目標。

所謂「90-70-90」的目標,包括「90%的15歲女孩,於15歲前接種HPV疫苗」、「70%的婦女到35歲之前接受高效能子宮頸癌篩檢,並到45歲之前再次篩檢」及「90%被確診為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的婦女能夠得到治療及照護」,朝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的願景邁進,使各國長期致力於子宮頸癌發生率降低於每10萬人4人以下。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