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出招 台灣還有一張王牌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在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表示他是動手術以拯救經濟陷入重病的美國,現在手術已完成,就等病人康復。台灣應該感謝川普,他用一刀刺穿了台美關係處在有史以來最佳時刻的迷思,一刀讓台灣開腸剖肚,讓大家看到經濟結構的深層問題,以及擁抱美國的代價!

對於川普的政策,全世界有三種反應:第一類是硬起來,例如中國、歐盟和加拿大;第二類是無力的抗爭,例如日本,默默療傷止痛;第三類是徹底投降,例如越南,宣示完全配合。台灣可能屬於第四類,既無籌碼也未在第一時間表態,更沒有和川普對話的權利。

川普以關稅為手段,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要逼對手國有所行動。賴政府的行動就是提供企業補助,但完全沒有外交思維。反觀越南,總書記致電川普表示願意將美國商品進口稅率降到零,讓川普覺得有面子。另外,200位越南企業家上周五已飛抵美國,積極參與討論。

川普不聽任何解釋,他只要看對方表態,金額愈大愈好、速度愈快愈佳。直接投資金額是關鍵,就像台積電投資1千億美元,這是川普可炫耀的政績。台灣貿易順差大部分來自資通訊產品,特別是AI伺服器,而電子大廠多已在規畫赴美投資,這才是政府應關切的重點!

川普的思考出發點有一定的道理,美國經濟正在走向去工業化、金融化,而美國財政也出現空前危機。非常時期需要以非常手段解決問題,關稅不是萬靈丹,但可強迫對手和美國談判。美國雖在衰退,但仍有足夠實力修理那些不聽話、不願配合的國家。

台灣不是共產國家,無法像越南當機立斷。但可以想像假如台灣零關稅,哪些產業將被犧牲?政府如何補助農業和傳產等弱勢產業?台灣荷蘭病嚴重,資源向電子業傾斜,這也是對美貿易順差的主因,政府應讓某些產業負擔更多責任,並協助產業轉型。

但台灣的危機是,美國商務部長再次強調要把半導體製造業移回美國,可以想見未來智慧手機和AI伺服器也會跟進。我們天真地以為台積電1千億美元的投資能換回免死金牌,卻沒有想到共有12道金牌,除了關稅,現在台積電又要和英特爾合資;未來美國還要奪回晶片製造業,甚至探討用機器人技術生產製造。

台灣把台積電這張王牌太早打出去,處於不利地位。但其實我們還有一張王牌,就是重新建立和大陸的合作關係,這是歐盟和日本都在做的事。台灣需倚美,但也要疑美;應順著川普大勢,但也要有兩手準備。台灣不只要打造「非紅供應鏈」,也需要有「非美供應鏈」。

台灣無法不和川普交易,但不要被整盤端走!(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