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 全球汽車加徵25%生效

美國美東時間2日宣布新一輪「對等關稅」細節且立即生效,白宮發言人表示這一天「將被記入歷史」。川普主打以關稅拯救就業,近來已陸續實施一系列關稅政策,已經生效的關稅包括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一些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所有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以及對來自大陸的商品徵收20%的關稅,至於,對全球汽車加徵25%的關稅,定於3日生效。

美國針對從委內瑞拉購買原油的國家,3日起開徵25%「二級關稅」。對於非美國製造的汽車,亦將從3日起加徵25%關稅,一些汽車零組件的關稅則預計於5月3日前生效,但針對北美兩大鄰國,美方仍需決定是否延續對部分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的關稅豁免。而根據《美墨加協定》,符合條件的汽車和其他商品先前獲得了暫時豁免,該豁免原於4月2日到期,白宮尚未宣布是否延長。

川普2月中旬以來承諾推動「對等關稅」,即對他國出口美國的產品施加相等稅率。先前據白宮說法,政策將重點針對10至15國,上述國家據稱存在嚴重貿易壁壘且與具有較高額貿易逆差。然近期據多個美媒稱,川普政府可能採取另一種選項,即對所有進口商品普遍採用20%關稅,與他在2024年競選期間提出的政見一致。此外,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川普保留的第3種選項是對部分國家徵收較低的全面關稅,而非一致通用20%稅率。

川普堅稱,關稅將為國庫帶來每年6000億美元鉅額收入、保護本土企業,並促進製造業回流。然而,美媒先前多次引用學界說法反駁上述論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警告,美國頻繁變動的關稅為全球投資環境帶來高度不確定性、削弱市場信心,進而影響經濟前景,甚至可能走入停滯性通膨。

創造就業機會是川普大舉推動關稅的主要動機之一,他在第一任期也針對大陸產品及鋼鋁製品等施加關稅。然而,麻省理工學院與世界銀行研究發現,關稅對美國就業的效果實為好壞參半。進口關稅對受保護行業的就業幾乎沒有影響,製造業就業幾近持平,但他國的報復性關稅卻導致農業流失大量就業機會。聯準會則指出,2019年美中貿易戰使美國家庭每年額外支出831美元。

川普政府宣布對等關稅措施,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昨在民進黨中常會時表示,行政團隊已針對各種稅率與措施,整備全面因應方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強調,行政團隊人員預計今天一早擬定詳細政策,並於適當時間對外說明。

賴清德表示,面對迅速變動的國際局勢,行政團隊和國安團隊會持續掌握最新情勢,確保國家利益與經濟金融的穩定及發展,也會持續與美方密切溝通協調,維護企業的公平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