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旺內需軟 下半年變數大

工業生產暢旺,內需卻不如預期;經濟部統計處25日發布前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幅超過1成好表現,但下半年卻可能變天。圖為外貿協會與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的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趙雙傑攝)
工業生產暢旺,內需卻不如預期;經濟部統計處25日發布前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幅超過1成好表現,但下半年卻可能變天。圖為外貿協會與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的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趙雙傑攝)

工業生產暢旺,內需卻不如預期;經濟部統計處25日發布前2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幅超過1成好表現,但下半年卻可能變天,經濟部直言,川普對等關稅陸續實施,產線想持續暢旺「變數大」。至於內需,受新光三越百貨中港店氣爆拖累,表現「不如預期」。

2月工業生產年增率是17.9%,拉出連12紅,累計1至2月,屏除年節因素,仍較上年同期增加10.8%,主要展現在「電子零組件」與「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上,後者成長達3成。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稱許「國內生產製造還是不錯」,AI趨勢下帶動台灣伺服器、電子產品產線開工,預期可助益整年。

目前統計處預估首季製造業生產指數可年增到12.7%,持續雙位數成長,但這表現能否延續一整年,卻有很大不確定性。黃偉傑說,川普對等關稅陸續出爐,要觀察鎖定甚麼產品,因政策仍不明,讓下半年製造業生產表現「變數大」。

相較工業產品開年熱絡,內需表現明顯較冷,2月份零售以及餐飲業營業額,都終止連三紅,呈雙雙衰退現象;合計前2個月雖各小增1.1%、4.1%,但黃偉傑直言,表現「不如預期」。

他解釋,前2個月沒預期好,第一是去年基期高,其次是出國人數愈來愈多,單以1月就有160萬人次出國,創下歷年新高,國內消費量能會被侵蝕掉,第三是今年雨量多天氣溼冷,來客數有減少,最後則是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氣爆事件,影響百貨表現,連帶餐飲類的美食街營業被拖累。

黃偉傑指出,2月百貨公司營業額312億,掉了超過19%;再檢視月增率,跌幅更達32%,一個月內就掉這麼多,很明顯跟新光氣爆有關。展望今年內需表現,因新光三越已啟動第二賣場,加上3月南港新購物中心LaLaport開幕,黃偉傑認為有助營收。只是今年內需走勢,他評估會比往年平緩一點,不會有勁揚大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