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啓明:SMR未成熟 核能難接軌台灣能源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日前兩度喊話,指美方可為台灣提供核能在內等能源解決方案。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26日)接受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時表示,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等新核能技術尚未成熟,無法立即接軌國內能源缺口,並非靠新核能技術就能立即解決我國能源問題。
AIT處長谷立言日前再度提到台灣能源解方,表示美國可為台灣提供包括核能在內的可靠能源,引發討論。
環境部長彭啓明26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表示,能源政策由經濟部主管,環境部僅涉及環評相關事務,針對核電,環境部掌管核電廠除役與乾式貯存槽設置的環評程序。環境部參與政府制定淨零碳排政策的過程中,一開始的確討論過核能選項,但法令修改是一大問題,後續地震斷層評估、老舊電廠設備風險、高額花費等皆是推動核電延役或重啟的難題,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政府未將核能列入2030、2035年減碳路徑中。
對於新型核能技術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彭啓明指出,美國最快的SMR項目預計2030年才能投入商轉,目前開發成本已達105億美元,僅能供應幾百MW(Mega Watt)發電量,若台灣採行類似計畫,時程與成本同樣不容小覷。他強調,即便新型核能技術未來發展成熟,但也是5至10年後的事,難以接續現有電廠除役後的供電空缺,因此不宜誤以為核能可立即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他說:『(原音)當然如果國外2030年好了,我們其實以台灣的習慣,2、3年可以期待,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說有新的核能就可以解決目前核二如果除役後,馬上就可以接得上,沒有,一個電廠都是4、5年以後,5到10年後的這個事情,所以我必須說這個事情沒有像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此外,加拿大新總理卡尼(Mark Carney)日前宣布取消碳稅,外界認為國際減碳腳步放緩。彭啓明表示,該國對燃料與企業實施兩種碳稅,燃料稅部分占油價約1成,約每公升新台幣5元,而對企業則採類似我國碳費制度徵收碳排費用。他表示,加拿大近期取消燃料稅部分,但仍保留企業碳稅,顯示政策考量民眾感受與經濟壓力。
彭啓明強調,加拿大實施「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ETS),並由各省執行,未來台灣也將走向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制,將碳費回歸市場機制,逐步反映減碳成本,環境部下半年便會找有意願且減碳成效良好的企業試行推動。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環境部將成立空品監測預報中心 彭啓明:監測、預報、應變一條龍
環團控環評功能不彰 彭啓明:環評實質運作 非失速或輾壓
台電虧損電價恐調漲 立委籲續發展核能 卓揆:核三廠仍依規定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