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冷忽熱雞隻生病 蛋價飆10元

雞蛋產銷價格1個月內調漲數次,主因為雞蛋產量下跌,至今已跌破日需求量12萬箱。(本報資料照片)
雞蛋產銷價格1個月內調漲數次,主因為雞蛋產量下跌,至今已跌破日需求量12萬箱。(本報資料照片)

雞蛋產銷價格1個月內調漲數次,批發價從原先每台斤32元漲至42元,而產地價也同樣調漲10元,來到每台斤32.5元,主因為雞蛋產量下跌,至今已跌破日需求量12萬箱。蛋農稱是「氣候變化導致雞生病」,農業部防檢署也統計今年全台禽流感僅16場,撲殺全台約0.3%的蛋雞。學者則提醒,近期候鳥北返,候鳥正是禽流感主要途徑,仍需做好監測。

蛋價1個月漲10元,蛋商直指產量與禽流感有關,不過據防檢署統計,過往禽流感好發時間集中2至3月,以2023、2024年為例,1至3月分別撲殺35場、29場禽流感禽場,而今年同期僅16場,分別為1月12案、2月3案、3月1案,其中蛋雞場禽流感共4案,撲殺約14萬隻蛋雞,占了整體蛋雞數約0.3%,不過近期候鳥北返,再加上氣候變化劇烈,仍然有禽流感入侵的風險,呼籲業者做好防疫工作。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副理事長林漢章說,目前禽流感撲殺的數量,對蛋產量影響非常小,真正影響的是氣候忽冷忽熱所引起的生病,而此現象在南部、彰化的蛋雞場尤為嚴重,生病後必須要大規模停止產蛋,讓母雞換羽,也因此造成產量下降、價格上升,預計產量5月才會回穩,他也坦言,「近期候鳥北返,還是會擔心禽流感入侵」。

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張照勤提到,候鳥遷徙為禽流感入侵的主要途徑之一,而目前處於季節交替的時節,忽冷忽熱的氣候,容易造成家禽出現生理上的「緊迫」,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讓禽流感入侵,因此做好候鳥監測、若有症狀及早通報,將流行病學的溯源做到好,正是預防禽流感在台灣擴散的關鍵。

目前禽流感相當嚴重的美國,其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提出「讓禽流感自主擴散」的對策,張照勤就表示,這種方式恐違反了全球防疫原則,不僅會增加病毒突變與跨物種傳播的風險,還可能衝擊美國禽肉與蛋品的國際貿易,尤其是現今國際強調「防疫一體」概念,如果未積極防疫,對國際間的影響相當大,因此必須審慎評估「自主擴散」可能帶來的後果。